木蹄
《中华本草》:木蹄
拼音注音
Mù Tí
别名
桦菌芝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多孔菌科真菌木蹄层孔菌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(L.ex Fr) Teng[Boletus fomentarius L.;Polyporus fomentarius Fr.;Fomes fomenarius(L.ex Fr.)Fr.]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子实体多年生。木质,半球形至马蹄形,或呈吊钟形,(5-20)cm×(7-40)cm,厚约3-20cm。无柄,侧生。菌盖光滑,无毛,有坚硬的皮壳,鼠灰色、灰褐色至灰黑色,断面黑褐色,有光泽,有明显的同心环棱。盖缘钝,黄褐色。菌肉暗黄色至锈色、红褐色,分层,软木栓质,厚0.5-3.5cm,无光泽。菌管多层,层次明显,每层厚0.5-2.5cm,管壁较厚,灰褐色;管口圆形,较小,每1mm间3-4个。管口面灰色至肉桂色,凹陷。孢子长椭圆形至棱形,表面平滑,无色,(10-18)μm×(5-6)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白桦、枫、栎及山杨等的污立木和腐木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南及陕西、新疆、河南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。菌盖马蹄形,长径3-40cm,短径2-27cm,厚2-18cm。表面有厚角质皮壳,灰色、浅褐色或黑色,光滑,有明显的同心环棱纹。管口面浅褐色或灰色,管口圆形,每1mm间3-4个。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,每层厚5-25mm。木栓质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含7,22-麦角甾二烯-3-酮(ergosta-7,22-dien-3-one),辅酶 Q9(coenzyme Q9),乙酰齐墩果酸(O-acetyloleanolicacid),麦角甾醇(ergosterol),5α,8α-环二氧-6,22-麦角甾二烯-3β醇(5α,8α-epidioxyergosta-6,22-dien-3β-ol),白桦脂醇(betulin),4,6,8(14),22-麦角甾四烯-3-酮[ergosta-4,6,8(14),22-tetraene-3-one],5,6-二四氧基2-苯并[c]呋喃酮(5,6-dimethoxyphtha-lide),6-甲酰基2-苯并[c]呋喃酮(6-carbomethoxyphtha-lide).
药理作用
木蹄可显着提高实验小鼠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,延长其存活时间,具有抗疲劳、抗高温的作用。并且能影响缺氧机体肠系膜微循环的流速、流态,对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。
性味
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消积;化瘀;抗癌。主食积;食管癌;胃癌;子宫癌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2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假稻
- 木蜡树根
- 毛八角枫
- 醉针茅根
- 雉脑
- 母丁香
- 驴打滚草
- 梅核仁
- 木薯
- 野葡萄藤
- 东风草
- 滇缅古柯
- 黄荆根
- 龙船花
- 牛肝菌
- 木通七叶莲
- 石仙桃
- 莲生桂子花
- 石蝴蝶
- 转心莲
- 篱栏子
- 鹧鸪脚
- 铁蕨鸡
- 蜇砂
- 跌打草
- 苎麻
- 自消容根
- 赭石
- 秦艽
- 重楼
- 走游草
- 丁香蓼根
- 龙眼核
- 蟅虫
- 密毛桃叶珊瑚果
- 毛五加皮
- 墨旱莲
- 曼陀罗叶
- 驴脂
- 芜菁甘蓝子
- 玉山芎穷
- 马蹄叶
- 慈竹气笋
- 野菱
- 胃友果
- 人面子叶
- 千金花
- 蟾头
- 千金子霜
- 朱砂
- 小罗伞
- 木棉花
- 商陆花
- 对节树根
- 大蕉皮
- 龙眼壳
- 五星蒿
- 川楝子
- 女菀
- 细芦子藤
- 扛板归根
- 石耳
- 马尿花
- 绿叶五味子
- 牛肋筋
- 石花
- 榧根皮
- 广西莪术
- 金盏菊
- 番石榴
- 狗响铃
- 枫寄生
- 狗头芙蓉
- 滚山虫
- 光肺筋草
- 凤尾蕉叶
- 凤尾贯众
- 古钮菜
- 广藿香
- 番石榴果
- 光叶巴豆
- 伏毛苎麻
- 功劳根
- 桂树根
- 凤眼果壳
- 广西狗牙花
- 广香藤
- 明胶
- 桂子
- 佛手柑根
- 关苍术
- 岗柃叶
- 枫香树根
- 枫柳皮
- 广西过路黄
- 伽喃香
- 光杆琼
- 关公须
- 浮小麦
- 枸橘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