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耳朵草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猫耳朵草
拼音注音
Māo ěr Duo Cǎo
别名
草蚱蚂莲、土知母、毛芨蕨、龙头凤尾、象牙七、联公七
英文名
root or all-grass of Golden Hair Gymnopteris
出处
出自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裸子蕨科植物金毛裸蕨的全草或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ymnopteris vestita (Wall.ex Presl)Underw.[Grammitis vestita Wall.]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50cm。根状茎粗短,斜升,密被长线形棕色鳞片。叶近生;叶柄高7-15cm,褐黑色,有光泽,被糠秕状鳞片;1次羽状复叶,长15-30cm,宽3-4cm;顶端羽片最大,两侧羽片7-14对,互生,羽片卵圆形至卵圆状矩圆形,全缘,先端钝,中部羽片长2-2.5cm,宽7-12mm;下部羽片有小柄,上部的无柄;叶厚纸质,两面密被细长锈毛,尤以下面为多;叶脉扇状,孢子囊群沿侧脉着生,隐没于锈毛内;囊群盖缺如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3900m的岩壁或灌木丛中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云南、四川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粗短,密生长线形鳞片;须根长达15cm,棕黑色,弯曲,纤细而坚韧。叶柄长7-15cm,棕色至棕黑色,有光泽,被有淡棕色鳞片,基部鳞片较多;叶片厚纸质,单数一回羽状,长15-20cm,宽3-7cm,先端羽片较大,两侧羽片7-14对,下部羽片近对生,有短柄,向上渐成互生,无柄;羽片卵圆形至矩状卵形,长1.5-2.5cm,宽5-12mm,全缘,上面中脉可见粗毛,背面有较密的浅棕色长毛;叶脉扇状。孢子囊群近球形,沿侧脉着生,被柔毛覆盖。气微,味辛。
性味
辛;苦;凉
归经
肺;胃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行气止痛。主伤寒高热;关节疼痛;胃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复方
治伤寒高热:草蚱蚂莲根茎一至三钱,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各家论述
1.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:全草,治胃气痛。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根茎,消炎,退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猫耳朵草
拼音注音
Māo ěr Duo Cǎo
别名
草蚱蚂莲、土知母、毛芨蕨、龙头凤尾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
来源
为裸子蕨科植物金毛裸蕨的全草或根茎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根状茎粗短,斜升,密被氏线形棕色鳞片。叶近生;叶柄高7~15厘米,褐黑色,有光泽,被糠秕状鳞片;1次羽状复叶,长15~30厘米,宽3~4厘米;顶端羽片最大,两侧羽片7~14对,互生,羽片卵圆形至卵圆状矩圆形,全缘,先端钝,中部羽片长2~2.5厘米,宽7~12毫米;下部羽片剖、柄,上部的无柄;叶厚纸质,两面密被细长锈毛,尤以下面为多;叶脉扇状。孢子囊群沿侧脉着生,隐没于锈毛内:囊群盖缺如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面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根茎,味辛微苦,性凉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:"全草,治胃气痛。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根茎,消炎,退热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复方
治伤寒高热:草蚱蚂莲根茎一至三钱,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竹
- 树三角枫
- 番薯藤
- 芦荟
- 褐云玛瑙螺
- 蔓乌头
- 疏叶香根芹
- 毛花洋地黄
- 土附子
- 大叶金花茶叶
- 李核仁
- 葫芦茶
- 豚卵
- 复生草
- 威灵仙叶
- 藕
- 小叶莲
- 水朝阳根
- 大叶马尾连
- 带鱼
- 四孢蘑菇
- 太白菊
- 石耳
- 夏丸
- 红叶甘橿
- 毛叶轮环藤
- 商陆花
- 丁香蓼根
- 省沽油
- 喜树
- 红白二丸
- 大叶南苏
- 狭叶竹节参
- 东北埃蕾
- 大泡通
- 小果倒地铃
- 大麻药
- 河套大黄
- 黄总花草
- 对生耳蕨
- 木菠萝
- 兔耳风
- 大报春花
- 獭四足
- 大青叶
- 谷皮树
- 黄芪
- 葫芦藓
- 露兜簕
- 心叶黄花仔
- 红土子皮
- 石蝴蝶
- 甘草梢
- 红毛走马胎
- 毛柄锦香草
- 荠薴
- 偏叶白齿藓
- 雀瓮
- 石地钱
- 糜穰
- 海石鳖
- 苏木
- 松花粉
- 鬼针草
- 荔枝核
- 太白米
- 球花马蓝
- 石荠宁
- 虾蟆肝
- 山陀螺
- 小柳拐
- 土金耳环
- 厚叶旋蒴苣苔
- 东风菜
- 大腹皮
- 扶桑金星蕨
- 单条草
- 红紫珠
- 荭草根
- 大花列当
- 茅瓜叶
- 大麦泡
- 田葱
- 大发散
- 拐棍竹
- 桑蠹虫
- 木蜡树根
- 小麦苗
- 芒刺复叶耳蕨
- 山白蜡条
- 伏毛山豆根
- 大叶蛇总管
- 多蕊蛇菰
- 木半夏
- 毛笋
- 漆姑草
- 山牛毛毡
- 大山豆
- 大苦草
- 禾叶风毛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