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刺复叶耳蕨
《中华本草》:芒刺复叶耳蕨
拼音注音
Mánɡ Cì Fù Yè ěr Jué
别名
献鸡尾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芒刺复叶耳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achniodes aristata(Forst.)Tindale[Polypodium aristatum Forst.;Rumohra aristata(Forst.)Ching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。挖出后,除去叶,洗净泥土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60-12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密被褐色鳞片。叶远生;叶柄长30-70cm,褐色,基部赤紫色,被褐色至黑褐色、线状披针形鳞片,边缘有不规则的突起;叶片纸质,卵状长圆形至阔卵形,长30-50cm,宽20-30cm,先端羽片披针形,中轴裂片线形,黑褐色,三回羽状分裂;羽片6-9对,披针状线形,先端长渐尖,有短柄,基部第1小羽片较长,披针形;小羽片中裂至深裂,基部上向的裂片较大,有短柄。孢子囊群背生于靠近中脉,生孢子的裂片较不生孢子的裂片稍小;囊群盖圆肾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微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痢疾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偏叶白齿藓
- 披针叶毛茛
- 苜蓿
- 毛嘴签
- 毛木树皮
- 涩草
- 毛轴铁角蕨
- 莓叶委陵菜
- 水蛇
- 酸叶胶藤
- 毛叶嘉榄
- 毛水苏
- 鲨鱼胎
- 水玉簪
- 麝香
- 枇杷核
- 茅香根
- 水银
- 毛柄短肠蕨
- 水稻清
- 排草香
- 普陀南星
- 枇杷根
- 蒙自虎耳草
- 水鬼蕉叶
- 蔓荆子
- 蘑菇
- 毛脉酸模
- 毛蕊老鹳草
- 马心
- 狮子尾
- 毛鬼头伞
- 满山红
- 蛇葡萄
- 泡掌筒
- 水白蜡树皮
- 偏翅唐松草
- 芒花
- 沙枣胶
- 蛇附子
- 水獭
- 水田碎米荠
- 鼠肝
- 匍匐滨藜
- 婆婆纳
- 毛叶巴豆树
- 水豆瓣
- 毛扭藓
- 蔓荆子叶
- 蔓赤车
- 蛇白蔹
- 水冬瓜花
- 水底龙
- 鹌鹑蛋
- 膜缘木香
- 枇杷
- 毛菊苣
- 深山酢浆草
- 珊瑚草
- 蜀葵
- 水苦荬果实
- 酸浆根
- 酸猴儿
- 披针叶兔耳风
- 披麻草
- 蒙自赤杨
- 毛根杜仲
- 沙蓬
- 深红龙胆
- 珊瑚冬青
- 蛇蜕
- 鲨鱼心
- 水牛尾
- 泡囊草
- 毛叶肾蕨
- 毛大丁草
- 毛脉南蛇藤
- 毛血藤
- 酸浆菜
- 鼠脂
- 坡参
- 水蛭
- 毛枝崖爬藤
- 蜜蜂房
- 马先蒿
- 毛荚决明
- 蛇头草
- 酸模
- 水枇杷叶
- 牛蹄甲
- 朴松实
- 毛蓼
- 毛麝香
- 酸模叶
- 酸浆
- 鼠李根
- 茅香
- 毛叶黄药
- 蔓斑鸠菊
- 蟒蛇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