癞皮根
《中华本草》:癞皮根
拼音注音
Lài Pí Gēn
别名
地道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或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ocnide obovata (C.H.Wright) Merr.[Debregeasia obovata C.H.Wright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直立或攀援灌木,高2-3m。小枝有粗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7cm;托叶条状披针形,长约1cm,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5-15cm,宽2-9cm,先端突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、浅心形或宽楔形,边缘在中、下部以上有牙齿或粗牙齿,上面疏生伏毛,脱落后毛枕呈乳状突起,极粗糙,有时有泡状隆起,下面被一层薄的灰白色毡毛;基出脉3条,侧脉2-4对。花序生于上年生枝和老枝的叶腋,长0.8-1.5cm,二至三回二歧分枝,或二叉状分枝。雄花被片与雄蕊3,稀2,退化雌蕊棍棒状,被绵毛;雌花长约1mm。核果小,卵形,稍扁,长约1mm,基部有一盘状的肉质环。花期12月至翌年2月,果期5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400m的山谷、溪旁荫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性味
辛;性温
功能主治
发表透疹;祛风胜湿;活血散瘀。主麻疹;水痘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苍条鱼鳖
- 绿兰花
- 柞木叶
- 地涌金莲
- 单花山竹子
- 柱果木榄叶
- 合血香
- 小狼毒
- 海南三七
- 柄马勃
- 紫芋
- 姬蕨
- 高原点地梅
- 山羊角
- 胡豆草
- 水松
- 搜山虎
- 皱杓兰
- 矮脚苦蒿
- 独叶岩珠
- 刺芫荽
- 中华补血草
- 野鸦椿叶
- 枳椇
- 矮杨梅
- 连香树
- 山胡椒根
- 半边钱
- 风藤草
- 檰芽
- 刺蓬花
- 贯众
- 玉蜀黍
- 五指毛桃
- 峨嵋耳蕨
- 催产草
- 蘘荷子
- 牛心果
- 油柑木皮
- 枫香树叶
- 草牡丹
- 芒种花
- 马肠薯蓣
- 红马蹄草
- 杜香
- 阳遂足
- 毛青杠
- 串珠耳叶苔
- 狗狗秧
- 小天冬
- 菊架豆
- 雪茶
- 黑香柴
- 地朝阳
- 蘼芜
- 小赤麻
- 青江藤
- 柴胡叶链荚豆
- 绵参
- 石蒟
- 算盘七
- 杧果核
- 树萝卜
- 鱼尾葵根
- 白花油麻藤
- 粽巴叶
- 毛轴牙蕨
- 多花八角莲
- 露兜簕
- 獭肝
- 牛耳枫枝叶
- 吊兰
- 败酱
- 光刺长突球
- 肉穗草
- 狗舌草
- 蝴蝶暗消
- 锦香草
- 野桂花
- 火把花
- 水莲沙
- 石荠宁
- 金边莲
- 原蚕子
- 大榆蘑
- 咸酸蔃
- 蒲桃根皮
- 东北羊角芹
- 苏铁蕨
- 芭蕉叶
- 巴豆树根
- 千里马
- 芜荑酱
- 柃木
- 栗
- 杜父鱼
- 白花龙胆
- 芋
- 绒毛诃子
- 桃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