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节兔唇花
《中华本草》:毛节兔唇花
拼音注音
Máo Jié Tù Chún Hu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毛节兔唇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ochilus lanatonodus C.Y.Wu et Hsuan采收和储藏:6-8月采收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毛节兔唇花,多年生草本或矮小半灌木,高15-25cm。根本质,粗厚,垂直。茎多分枝,木质,四棱形,被小刚毛,节上多少膨大,被绒毛,下部的节上被绵毛,为宿存的叶鞘所包被。叶革质,楔状菱形,长10-16mm,宽7-14mm,先端3浅裂,五角星片再3-5浅裂,小裂片及裂片先端具刺状芒尖,基部楔形,上面被极疏的小刚毛,下面被短柔毛,或两面均无毛。轮伞花序具2花;苞片针状;花萼管状状钟形,长约18mm,萼齿与萼筒等长,狭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,具短刺尖,硬革质;花冠淡红色,长允3cm,外被短柔毛,内面在基部有短柔毛毛环,上唇直立,外被白色长柔毛,先端2圆裂,下唇3深裂,中裂片倒心形,先端深凹,侧裂近相等,2浅裂;子房有突起。小坚果倒扁圆锥形,长约4mm,宽约2mm,黑褐色被尖状毛被,先端截形。花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20-2400m的干旱山地及石质茺漠草原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北部。
性味
味甘;性凉
功能主治
化瘀止痛;生肌止血。主冠心病;心绞痛;溃疡病;多种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橘络
- 马乳
- 米露
- 梦花根
- 毛叶西香罗勒
- 旋花
- 马尿泡
- 猫儿眼睛
- 马刀肉
- 猫皮毛
- 小白撑
- 金银花
- 骡宝
- 厚叶牛耳草
- 羊屎条根
- 螃蟹脚
- 红直当药
- 红蓝地花
- 草木樨
- 厚壳树
- 白肚
- 树舌
- 发痧藤
- 灯笼花
- 天门冬
- 黑大豆
- 木姜子茎
- 米碎花根
- 木馒头
- 胡荽子
- 磨盘草子
- 木蝴蝶
- 茅莓
- 杧果
- 毛木树叶
- 披麻草
- 水珠草
- 茅香花
- 毛翠雀花
- 木绣球茎
- 蒙古马兰
- 毛花点草
- 猫花
- 紫椴
- 雀梅藤
- 茅瓜
- 毛叶巴豆
- 茉莉花露
- 毛连
- 木槿
- 母猪藤
- 湖北贝母
- 雪猪油
- 木鳖子
- 毛连菜
- 密花树
- 木槿皮
- 毛冬青
- 木莲果
- 芒根
- 旋覆花根
- 大蒜
- 吊吊果
- 丁香罗勒
- 毛叶兔耳风
- 公母草
- 美汉草
- 茅栗
- 茅膏菜根
- 莽草
- 毛稔
- 迷迭香
- 兰花叶
- 芒气笋子
- 毛杨梅根皮
- 淡豆豉
- 毛木树
- 闽粤千里光
- 棉花藤
- 毛茄
- 木半夏叶
- 木天蓼子
- 猫毛草
- 孔雀草
- 棉花壳
- 毛轴牙蕨
- 满山红根
- 梅花刺果
- 毛叶石楠
- 茶树根
- 面根藤
- 木芙蓉根
- 马尔康水黄连
- 绵毛金腰
- 马交儿
- 马桑
- 猫耳朵草
- 棉花杜仲
- 毛贯众
- 蔓乌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