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芙蓉花
《*辞典》:木芙蓉花
拼音注音
Mù Fú Rónɡ Huā
别名
芙蓉花(《清异录》),地芙蓉花(《本草图经》),拒霜花(《益部方物略记》),七星花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水芙蓉、霜降花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花。10月采摘初开放的花朵,晒干。
原形态
木芙蓉(《柳河东集》)又名:木莲(《江醴陵集》),杹木、杹皮树(《纲目》),醉酒芙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大叶芙蓉。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2~5米。枝被星状短柔毛。叶大,互生,阔卵形至圆卵形,长10~20厘米,宽9~22厘米,掌状3~5裂,裂片三角形;基部心形,先端短尖或渐尖,边缘有波状钝齿,上面稍有毛,下面密被星状茸毛;叶柄长5~8厘米。花腋生或簇生于枝端,直径7~10厘米;早晨开花时白色或粉红色,至下午变深红色;花梗粗长,被黄褐色毛;小苞片8~10枚,线形,长1.5~2.5厘米,被毛;萼5裂,长3~4厘米,被毛,裂片阔卵形;花冠大而美丽,花瓣5,外面被毛,单瓣或重瓣;雄蕊多数,花丝结合成圆筒形,包围花柱;子房5室,花柱顶端5裂,柱头头状。蒴果球形,室背开裂为5瓣,长约2.5厘米,被粗长毛。种子肾形,有长毛。花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多栽培于庭园。分布全国大部地区。主产浙江、江苏等地。
形状
干燥花呈钟形,或团缩成不规则椭圆状;小苞片8~10枚,线形;花萼灰绿色,5裂,表面被星状毛;花冠淡红色、红褐色至棕色,皱缩,质软,中心有黄褐色的花蕊。
性味
辛,平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味辛,平,无毒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性寒,味苦甜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微苦,无毒。"
归经
①《滇南本草)):"入肺。"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肺、肝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凉血,消肿,解毒,治痈肿,疔疮,烫伤,肺热咳嗽,吐血,崩漏,白带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主恶疮。"
②《滇南本草》:"止咳嗽,解诸毒疮。"
③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"敷疮,清肺凉血,散热消肿。"
④《纲目》:"治一切大小痈疽,肿毒恶疮,消肿、排脓、止痛。"
⑤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消痈肿,散疮疡肿毒,理鱼口便毒,又治小儿惊风肚痛。"
⑥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目疾,女人白带,补气和血。"
⑦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通经活血,治妇科崩带诸病。"
⑧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腹泻。"
⑨《本草推陈》:"外敷打扑伤,肿痛。"
⑩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凉血,止血,清热解毒,消肿,排脓,止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(鲜者1~2两)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捣敷。
复方
①治吐血、子宫出血、火眼、疮肿、肺痈:芙蓉花三钱至一两,煎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②治痈疽肿毒:木芙蓉花、叶,丹皮。煎水洗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③治蛇头疔、天蛇毒:.鲜木芙蓉花二两,冬蜜五钱。捣烂敷,日换二至三次。(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)
④治水烫伤:木芙蓉花晒干,研末,麻油调搽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⑤治灸疮不愈:芙蓉花研末敷。(《奇效良方》)
⑥治虚痨咳嗽:芙蓉花二至四两,鹿衔草一两,黄糖二两,炖猪心肺服;无糖时加盐亦可。(《重庆草药》)
⑦治经血不止:拒霜花、莲蓬壳等分。为末,每用米次下二钱。(《妇人良方》)
临床应用
用芙蓉花制成20%软膏外敷,治疗疖肿,蜂窝组织炎等具有消炎、迟肿、拨脓、止痛作用。据300余例观察,一般上药1次后疼痛即见减轻;经3~7次便能收到有脓拔脓,无脓消肿的效果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短柱梅花草
- 茱苓草
- 滇常山花
- 补血草
- 鳖脂
- 牛心果
- 半边风
- 矩形叶鼠刺
- 雪见草根
- 自来血
- 芦子兰
- 裂叶堇菜
- 苦白蜡
- 降真香
- 碎米蕨
- 弓果藤
- 青皮
- 野草香
- 笔筒草
- 山黄豆藤
- 金鸡尾巴草根
- 强威生草
- 短穗草胡椒
- 云南铁角蕨
- 小果倒地铃
- 华清香藤
- 白花鬼针草
- 落地小金钱
- 三翅铁角蕨
- 兖州卷柏
- 望江南
- 黄茄花
- 神仙掌花
- 绵毛马兜铃
- 两色鳞毛蕨
- 青海鸢尾子
- 白花鹅掌柴
- 云南莲座蕨
- 千金子
- 马蹄细辛
- 大昏头鸡
- 野丁香根
- 长叶水麻
- 贯众
- 石龙芮子
- 苏木蓝
- 凹裂毛麝香
- 云南山梅花
- 光枝勾儿茶
- 山柑算盘子
- 广西美登木
- 肉根还阳参
- 矮脚苦蒿
- 龙眼梳
- 鹿筋
- 西藏土连翘
- 止咳草
- 野花椒叶
- 黄山鳞毛蕨
- 百舌鸟
- 矮茎冷水花
- 光梗丝石竹
- 细花丁香蓼
- 黄桷树根疙瘩
- 葡萄叶秋海棠
- 山檨叶泡花树
- 西藏凤仙花
- 长管蝙蝠草
- 西南小阴地蕨
- 透茎冷水花
- 青棉花藤根
- 小九头狮子草
- 铁角凤尾草
- 绿玉树
- 萱草
- 鲫鱼胆
- 铁苋
- 三棱
- 三七叶
- 山柏
- 伞杨
- 羊肺
- 旋花
- 牛肾
- 地瓜子
- 鲱鱼籽
- 土贝母
- 锁阳
- 达仑木
- 布渣叶
- 蜗牛壳
- 岩枇杷
- 锡矿
- 头发七
- 莽草
- 乌榄核
- 露兜簕
- 降龙草
- 角蒿
- 牛西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