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竹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毛竹
拼音注音
Máo Zhú
别名
江南竹、孟宗竹、南竹、茅竹、猫头竹、狸头竹
来源
禾本科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.de Lehaie,以叶、根状茎(竹鞭)、笋入药。
生境分布
长江以南各省。
性味
甘、淡,微涩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,利尿,活血,袪风。
叶:主治烦热口渴,小儿发热,高热不退,疳积。
根状茎:治关节风痛。
鲜笋配方:外治火器伤。
用法用量
叶0.5~1两,根状茎2~5两,鲜笋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王瓜根
- 猫毛草
- 银灰旋花
- 莴苣子
- 过墙风
- 白蜡树皮
- 山牛蒡
- 毛稔根
- 毛笋
- 雀翘
- 木兰寄生
- 土色牛肝菌
- 萍蓬草根
- 瓜子藤
- 牛儿藤
- 凤凰衣
- 毛鬼头伞
- 戴星草
- 光棍草
- 蛇头细辛
- 竹节参
- 林背子
- 冷水丹
- 蜘蛛抱蛋
- 槟榔
- 山芹根
- 隔山消
- 钝齿青荚叶
- 鳢鱼胆
- 牛角七
- 白花九里明
- 毛叶白粉藤
- 绢毛木姜子
- 飞廉
- 鹤肉
- 狗头骨
- 土密树
- 香樟果
- 竹柏根
- 灰贯众
- 苎麻皮
- 子楝树根
- 野芝麻花
- 竹节人参叶
- 鱼狗
- 猪髓
- 野辣子
- 樱桃水
- 有瓜石斛
- 木瓜枝
- 元元草
- 浙江铃子香
- 油渣果根
- 野芋
- 柱果铁线莲
- 锥栗
- 鸢脑
- 照山白
- 玉米黑粉
- 竹节菜
- 一朵云叶
- 玉蜀黍根
- 鹰眼睛
- 粘山药
- 银紫丹参
- 一把香
- 樟柳头
- 油棕根
- 止咳草
- 云雀
- 阴香
- 饴糖
- 樟木子
- 云香草
- 枣核
- 榆树
- 广西狗牙花
- 异叶米口袋
- 紫杉
- 异穗卷柏
- 鮧鱼尾
- 迎红杜鹃
- 一颗针
- 紫玉簪
- 棕叶狗尾草
- 紫菀
- 猪牙皂
- 棕榈
- 猪毛
- 竹荪
- 朱砂藤
- 紫弹树根皮
- 珠子参
- 竹节草
- 竹节蓼
- 猪胰
- 猪血
- 七星草乌
- 藕
- 牡荆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