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棱菊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六棱菊
拼音注音
Liù Lénɡ Jú
别名
百草王、六耳铃、四棱锋、六达草、六十瓣、四方艾、三面风
来源
为菊科臭灵丹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 alata (Roxb.)Sch.-Bip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0~100厘米。根状茎粗短。茎直立,多分枝,4~6棱,棱上具有绿色翅状附属物,全株密生淡黄色柔毛及腺点,有特殊气味。叶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。秋季开花,头状花序一至数个单歧聚伞状排列,花管状,紫色。瘦果有柔毛,冠毛白色。
性味
苦、辛,微温。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,活血解毒。用于风湿关节炎,闭经,肾炎水肿;外用治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,烧烫伤,毒蛇咬伤,皮肤湿疹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李核仁
- 亮光菜
- 牡狗阴茎
- 廉姜
- 绵毛娃儿藤
- 美丽桐
- 棉籽
- 毛叶轮环藤
- 毛葡萄叶
- 簝叶竹根
- 六月雪
- 猫腿姑
- 木鳖根
- 绵毛金腰
- 毛八角莲
- 流苏子根
- 毛竹
- 狼把草
- 满山红根
- 绿百合
- 牡荆子
- 绿豆粉
- 罗伞树
- 猫耳朵草
- 木芙蓉根
- 木香子
- 木鳖子根
- 棉花壳
- 栎叶槲蕨
- 毛叶石楠
- 毛茛
- 罗望子
- 冷饭果
- 棉花杜仲
- 毛桐
- 狸骨
- 狼尾巴花
- 毛苦瓜
- 狼杷草
- 留兰香
- 毛风藤
- 络石果
- 牦牛角
- 猕猴桃
- 芒消
- 栗花
- 毛勾儿茶
- 榄李树汁
- 漏篮子
- 澜江百合
- 毛桤
- 穞豆
- 没食子
- 牧马豆
- 杧果核
- 美商陆叶
- 脉果漆
- 狼萁草
- 绿茎槲寄生
- 猕猴骨
- 木瓜根
- 老虎刺
- 米伞花
- 木贼
- 吕宋楸毛
- 澜沧扁担杆
- 毛罗勒
- 毛轴莎草
- 绿豆叶
- 绿豆花
- 木槿子
- 米来瓜
- 美丽兔尾草
- 梅梗
- 美丽胡枝子花
- 美人蕉花
- 棉花根
- 柳絮
- 芒茎
- 毛青杠
- 冷水花
- 老来青
- 老熊花
- 礞石
- 米油
- 美人蕉
- 棉团铁线莲
- 棉花
- 毛冬瓜
- 栗树皮
- 癞皮根
- 绿衣枳壳
- 老米酒树
- 美穗草
- 癞树叶
- 兰花
- 兰花双叶草
- 兰花叶
- 木槿花
- 木竹子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