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丽风毛菊
《中华本草》:美丽风毛菊
拼音注音
Měi Lì Fēnɡ Máo Jú
别名
漏子多吾
英文名
beauty Saussurea
出处
出自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ussurea superba Anthony f.Pygmaea Anthony采收和储藏:10月采挖,洗净,晾干。
原形态
美丽凤毛菊,多年生草本,高4-15cm。根茎粗壮,木质化,上端有残叶柄宿存。茎直立, 疏被长柔秘。基生叶莲座状,倒披针形至椭圆形,长3-9cm,宽1-2.5cm,先端圆,具短尖头,叶缘疏手稀齿及缘毛,基部下延成柄,上面被粗伏毛,下面中脉处贴生长柔毛;茎生叶较小,披针形。头状花序,单一顶生,直径可达3cm,总苞钟形,总苞片紫色或具紫色边缘,具短尖,4列,外列披针形,内裂线形;花全部管状,紫色,两性,长达2.5cm,先端5裂,瘦果,长圆形,无毛,有黑色花纹;冠毛白色,外层短,糙毛状,内层羽毛状。花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0m以上的草原、路边、山脚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解表透诊。主流行性感冒;咽喉肿痛;麻疹;风疹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各家论述
1.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治流感,咽喉肿痛,麻疹,荨麻。2.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治食物中毒,并有镇静麻醉作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美丽风毛菊
拼音注音
Měi Lì Fēnɡ Máo Jú
别名
漏子多吾[藏名]
来源
菊科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 Anthony, f. pigmaea Anthony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青海、甘肃、云南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祛风。主治流行性感冒,咽喉肿痛,麻疹,荨麻疹。
用法用量
1~2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美丽风毛菊
拼音注音
Měi Lì Fēnɡ Máo Jú
别名
漏子多吾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美丽凤毛菊的根。10月采挖,洗净,晾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~10厘米。根茎粗厚,木质化,上端有残叶宿存。茎直立,具棱及白色租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倒披针形至椭圆形,长3~9厘米,宽1~2.5厘米,先端急尖,叶缘疏生稀齿及缘毛,基部下延成柄,上面被粗伏毛,下面中脉处贴生长柔毛;茎生叶较小,披针形。头状花序顶生,直径可达4厘米,总苞片紫色或具紫色边缘,具短尖,4列,外列披针形。内列线形;花全部管状,紫色,两性,长2.5厘米,先端5裂,冠毛淡褐色,2列。瘦果无毛。花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海拔较高的草原、路边、山脚。分布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苦,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清热解毒,祛风。治流感.咽喉肿痛,麻疹,荨麻疹。"
②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治食物中毒,并有镇静麻醉作用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备注
青藏高原尚以同属植物[b]东方凤毛菊[/b]的全草同等入药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玉米黑霉
- 天茄子
- 鳗鲡鱼
- 小石蝴蝶
- 铁栏杆
- 大红青菜
- 须叶藤
- 榛蘑
- 苏木蓝
- 莼
- 狗心
- 毛蕨根
- 白三七
- 大人血七
- 三筒管
- 蛾眉石凤丹
- 金老梅花
- 山白龙
- 天麻子
- 脉果漆
- 细枝柃
- 臭柏
- 菊三七
- 红鸡踢香根
- 大花列当
- 花椒叶
- 阔叶垂头菊
- 蛤蟆草
- 野芝麻
- 毛茄
- 中华石楠果
- 黄鳝藤
- 九里香
- 过山风
- 菠萝皮
- 地筋
- 铁牛钻石
- 天香炉
- 牛耳岩白菜
- 野冬菊
- 湖北贝母
- 勒马回
- 江珧柱
- 臭常山
- 鳞始蕨
- 春不见
- 满山红油
- 水龙
- 秤砣梨
- 丁公藤
- 乌蛇
- 荚果蕨贯众
- 半边菜
- 照山白
- 棣棠花
- 黄连花
- 棵麻
- 野梨枝叶
- 牛耳枫子
- 马蹄甲
- 曲花紫堇
- 泥胡菜
- 南岭黄檀
- 胡麻叶
- 薤白
- 角翅卫矛
- 刺楸茎
- 雉肝
- 鸡血藤
- 吉龙草
- 牛腰子果
- 沙枣
- 小紫金牛
- 黄杞
- 羊七莲
- 土桂皮
- 刺血红
- 鸭
- 十两叶
- 对叶林根
- 鸡脚草乌
- 黄花铁线莲
- 小棕皮头
- 老君须
- 广西九里香根
- 菊苣
- 剪红纱花
- 贴骨散
- 假百合
- 海虾壳
- 顶羽菊
- 石楠
- 厚叶牛耳草
- 小雪人参
- 细草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鸢胆
- 鲫鱼藤
- 金花草
- 黄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