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虱
《中华本草》:龙虱
拼音注音
Lónɡ Shī
别名
水鳖虫、射尿龟、尿缸贼、水龟子
英文名
predacious diving beetle
出处
出自《本草拾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龙虱科动物三星龙虱与黄边大龙虱的全虫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ybister tripunctatus orientalis Gschew.2.Cybister japonicus Sharp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捕捉,捕得后,用沸水烫死,晒干。
原形态
1.三星龙虱,体长圆形,前狭后宽。背面黑绿色,腹面黑色或黑红色,有时部分棕黄色,体翅周边有黄带。头部近扁平,中央微隆起,两侧有浅凹陷及小刻点。触角黄褐色。复眼突出,黑色。前胸背板横阔,有纵沟。鞘翅有3行不明显的点线。腹下第3-5节两侧各有横斑1个。足黄褐色,生有金色长毛,后足胫节短阔,胫端两侧生刺。雄虫前足跗节基部3节膨大成吸盘。2.黄边大龙虱,形态与三星龙虱近似,但体较大,长3.5-4cm。前胸及鞘翅两侧黄条斑中间夹有一条黑色斑纹。雌虫鞘翅上密布沟纹或皱纹,仅端部及中缝处无纹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池沼、水田、河湖或水色多水草处。2.生态与地理分布同三星龙虱。资源分布:1.除西北地区外,几乎遍布全国。2.生态与地理分布同三星龙虱。
形状
性状鉴别(1)三星龙虱,虫体呈长卵形,长1.5-2.8cm,全体有光泽,背面黑色。鞘翅1对,边缘有棕黄色狭边,除去鞘翅,可见浅色的膜质翅1对。腹面红褐色至黑褐色,腹部有横纹。质轻脆。气腥,味微咸。[br](2)黄边大龙虱,与三星龙虱相似,但个体较大,长3.5-4cm,背面黑棕色,鞘翅上密布沟纹。
性味
味甘;微咸;性平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补肾;缩尿;活血。主小儿遗尿;老人尿频;面部褐斑
用法用量
内服:煮熟、炒香,3-5g,或8-12只;或焙干研末入丸、散。
各家论述
1.《物理小识》:食之除面gan',活血。2.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用于老人夜溺频繁。3.《陆川本草》:滋养强壮,治小儿遗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龙虱
拼音注音
Lónɡ Shī
别名
水鳖虫(《江苏中药名实考》),射尿龟、尿缸贼(《陆川本草》),水龟子(《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的全虫。全年均可捕捉。捕得后,用沸水烫死,晒干。
原形态
体长圆形,长2.4~2.8厘米。背面深橄榄绿色,唇基,前胸背板外缘、鞘翅两侧绿黄色。头部近扁平,中央微隆起;前头两侧有浅凹陷及小点刻。触角1对,黄褐色。唇基前缘直,近前角处有一横陷。上唇狭,两端圆,前缘中央弯曲,呈半月形。复眼突出。前胸背板横阔。鞘翅有3行稀疏的纵点,点纹等宽,不明显。腹部3~5节,两侧有绿黄褐色斑纹。足3对,前脚黄褐色,后脚红褐色,中后跗节暗色。雄性前跗节基部3节扩大,有吸盘。
生活于池沼、水田或河沟多水草处,入夜能飞于空中。善游泳,好捕食小鱼。幼虫体细长,有锐利的口器,能捕食水中的小动物及小鱼。
生境分布
分布湖南、江苏、福建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主产江苏、福建、浙江、广东等地。
形状
干燥的虫体,呈长卵形,全体有光泽。背面黑色。鞘翅边缘有棕黄色狭边。除去鞘翅,可见浅色的膜质翅1对。腹面红褐色至黑褐色。腹部有横纹。质松脆,气腥,味微咸。
性味
《陆川本草》:"甘,平。"
功能主治
补肾,活血。治小便频敷,小儿遗尿。
①《物理小识》:"食之除面黚,活血。"
②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"用于老人夜溺频繁。"
③《陆川本草》:"滋养强壮,治小儿遗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0.8~1.5钱,炙,研末或入丸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无名子
- 维特他
- 龙舌兰
- 文蛤
- 无莿根
- 望江南子
- 文竹
- 蜈蚣刺
- 鹿胆
- 鹿齿
- 龙老根
- 鹿角霜
- 鹿髓
- 龙常草
- 鷃
- 窝儿七
- 梧桐根
- 问题特
- 鹿葱
- 温泉
- 蜗牛
- 无花果根
- 鹿梨
- 龙珠子
- 鹿肾
- 鹿衔草
- 龙头草
- 胃寒草
- 莴苣子
- 无腺白叶莓
- 木苎麻
- 碗花草
- 王孙
- 黄蜀葵茎
- 云木香
- 龙船花根
- 穿山龙
- 麻口皮子药
- 甘菊花露
- 白毛藤根
- 青头雀
- 糯芋
- 金石斛
- 芭蕉叶
- 豹皮菇
- 杉材
- 白草根
- 奶浆果
- 玄精石
- 红果参
- 鸡娃草
- 螳螂
- 猪母柴根
- 猪靥
- 广防风
- 光决明
- 猪脬
- 白螺蛳壳
- 五色梅根
- 胡萝卜
- 枫香寄生
- 木莲果
- 石瓜子莲
- 马比木
- 麂肉
- 双花堇菜
- 盐胆水
- 野兔脑
- 地龙
- 木半夏根
- 娃娃鱼
- 广藤根
- 蓝桉
- 草木王
- 带刺马鞭
- 瓜馥木
- 钻地风
- 枫杨
- 大肺经草
- 南天竹叶
- 屎咕咕
- 一匹草
- 小三棵针
- 木槿根
- 海柳
- 鸡矢藤
- 春不见
- 蝮蛇骨
- 金刚刺
- 小九节铃
- 绣线菊
- 建兰叶
- 稻草
- 剪刀股
- 石柑子
- 满山红油
- 刷把草
- 大接骨丹
- 龙血树
- 散血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