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肉
《中华本草》:鹿肉
拼音注音
Lù Ròu
英文名
Venison
出处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ervus nippon Temminck2.Cervus.elaphus Linnaeus
原形态
1.梅花鹿,体长约1.5m左右,体重100kg左右。眶下腺明显,耳大直立,颈细长。四肢细长,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,主蹄狭小,侧蹄小。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,尾短。雄鹿有分叉的角,长全时有4-5叉,眉叉斜向前伸,第二枝与眉叉较远,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。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,白色斑点不显。鼻面及颊部毛短,毛尖沙黄色。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。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。腹毛淡棕,鼠蹊部白色。四肢上侧同体色,内侧色稍淡。夏毛薄,无绒毛,红棕色,白斑显着,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,有黑色的背中线。腹面白色,尾背面黑色,四肢色较体色为浅。2.马鹿,体形较大,体长2m,体重超过200kg。肩高约1m,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。鼻端裸露,耳大呈圆锥形。颈长约占体长1/3,颈下被毛较长。四肢长,两侧蹄较长,能触及地面。尾短,雄性有角,眉叉向前伸,几与主干成直角,主十稍向后略向内弯,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,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。冬毛灰褐色。嘴、下颌深棕色,颊棕色,额部棕黑色。耳外黄褐、耳内白色。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,有一黑棕色的背线。四肢外侧棕色,内侧较浅。臀部有黄赭色斑。夏毛较短,没有绒毛,呈赤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栖于混交林、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。2.栖于混交林、高山的森林草原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。2.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及内蒙古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干燥品为横切或纵切成条状或块状的肌肉块,大小不等,肌肉纤维束明显;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,并混有黄白色呈半透明状的筋膜,质较轻,易撕裂。鲜品呈暗红色或红紫色,质柔韧。气腥膻,味微咸。
化学成分
梅花鹿或马鹿的肉含水分75.76% ,粗蛋白质19.77% ,粗脂肪1.92% ,灰分1.13%。
性味
味甘;性温
归经
脾;肾经
功能主治
益气助阳;养血祛风。主虚劳赢瘦;阳痿腰酸;中风口僻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、煎汤或熬膏,适量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上焦有痰热,胃家有火,阴虚火旺吐血者慎服。
复方
①治产后乳无汁:鹿肉四两。洗,切,用水三碗煮,入五味作矐,任意食之。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鹿肉矐)②治中风口僻不正:生鹿肉和生椒捣薄之,正则急去之。(《纲目》)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,或煮或蒸或脯,同酒食之良。大抵鹿乃纯阳之物,能通督脉,故其肉、角有益无损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鹿肉
拼音注音
Lù Ròu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肉。
化学成分
含水分75.76%,粗蛋白质19.77%,粗脂肪1.92%,灰分1.13%。
性味
甘,温。
①《别录》:"温。"
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味苦,温,无毒。"
③《饮膳正要》:"味甘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补五脏,调血脉。治虚劳羸瘦,产后无乳。
①《别录》:"补中,强五藏,益气力。生者疗口僻,割,薄之。"
②《食疗本草》:"补虚羸瘦弱,利五藏,调血脉。"
③《纲目》:"养血,治产后风虚邪僻。"
④《医林纂要》:"补脾胃,益气血,补助命火,壮阳益精,暖腰脊。"
⑤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强筋骨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、煎汤或熬膏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产后乳无汁:鹿肉四两。洗,切,用水三碗煮,入五味作臛,任意食之。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鹿肉臛)
②治中风口僻不正:生鹿肉和生椒捣薄之,正则急去之。(《纲目》)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"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,或煮或蒸或脯,同酒食之良。大抵鹿乃纯阳之物,能通督脉,故其肉、角有益无损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蜗牛壳
- 黄龙须
- 千脚虫
- 山豆根
- 柿花
- 野芫荽
- 黄花香
- 秋葡萄
- 华东木蓝
- 梁王茶
- 山丹花
- 翠雀花
- 飘带草
- 豪猪肉
- 美丽兔尾草
- 多穗石柯根
- 白龙头
- 益智
- 卵叶鳞始蕨
- 虎头兰
- 虫牙药
- 血水草
- 牛背鹭
- 苏木蓝
- 林问荆
- 地毡草
- 浙江七叶树
- 鹿药
- 虎牙
- 接骨仙桃
- 水茴香
- 粽粑叶
- 波罗蜜核中仁
- 蓼大青叶
- 仙人掌
- 光梗丝石竹
- 楮皮间白汁
- 隔山撬
- (鱼彭)鱼鳃
- 獭肝
- 石膏
- 广西九里香根
- 水百合
- 棣棠花
- 大蓟
- 鸡嗉
- 红花点地梅
- 白苏子油
- 牛胆参
- 软骨过山龙
- 地精草
- 野苦梨根
- 香蕈
- 白土茯苓
- 石萝藤
- 四楞蒿
- 四照花皮
- 鹅喉管
- 白粉蝶
- 野洋烟根
- 鳖甲
- 地灵根
- 红树果
- 红花寄生
- 布荆
- 毛稔
- 白鬼笔
- 疏叶当归
- 钝齿铃子香
- 贯众
- 粘毛黄花菍
- 青蒿子
- 牡荆子
- 半边风
- 刘寄奴
- 镰叶瘤足蕨
- 龙齿
- 巴戟天
- 粗榧枝叶
- 狭萼半边莲
- 福建排草
- 自事口草
- 大地柏枝
- 蝙蝠
- 单根木
- 牌楼七
- 金边兔耳
- 钓鱼秆
- 霸王根
- 了哥王根
- 鹧鸪
- 大薸
- 蜀五加
- 骆驼蹄瓣
- 大黄茎
- 鸢脚爪
- 茉莉根
- 家白蚁
- 三叶鬼针草
- 十三年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