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菜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鹿角菜
拼音注音
Lù Jiǎo Cài
别名
鹿角棒、鹿角豆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墨角藻科植物鹿角菜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lvetia siliquosa Tseng et C.F.Chang[Pelvetia minor Noda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收获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藻体黄褐色,软革质,干后变黑色,一般高6-7cm,个别可达14.5cm,柄亚圆柱形,较短,其上二叉分枝2-8次,上部叉状分枝角度较狭而不等长,且上部分枝的节间比下部的长;下部二叉分枝较为规则,叉状分枝角度较宽。繁殖时,双叉分枝的顶端膨大,形成生殖托,为纺锤形,较普遍分枝粗,有特殊的柄。至秋季,生殖托变为近圆柱形或棍棒状。成熟的生殖托为长角形;表面有显着的结节形瘤状突起,使分枝变得粗壮畸形。藻体髓部,由纵行的丝状细胞组成,且有粘液。基部固着器圆锥形盘状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潮带岩石上,在内湾隐蔽处风浪较小的岩石上,藻体分枝生长繁茂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山东等沿海。为黄海特有种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藻体呈团状,黑色,表面有白霜。展平后,长6-7cm,有的可长达14cm,主干甚短,有叉状分枝,2-8次,有时可见分枝顶端有长角形生殖托,表面有瘤状突起,使分枝变粗且畸形。固着器锥状盘形。气微腥,味咸。
化学成分
含褐藻酸(alginic acid),粗蛋白,甘露醇(mannitol),钾,碘等。
性味
咸;大寒
功能主治
清热化痰;软坚散结。主劳热骨蒸;痰热咳嗽;肺结核;瘿瘤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鹿角菜
拼音注音
Lù Jiǎo Cài
别名
猴葵,鹿角(《南越志》),纶(《通志》),赤菜(《闽书》),山花菜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
出处
《食性本草》
来源
为海萝科植物海萝的藻体。
原形态
藻体紫红色,高4~10厘米,可达15厘米;自盘状固着器丛生具不规则的叉状分枝,分枝处常缢缩。枝可达4毫米宽,亚圆柱形。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。藻体有时出现扁塌的现象。四分孢子囊散布在皮层中,十字形分裂。成熟的囊果很小,圆球形或半球形,突出表面,密密地散布在藻体上。
多生长在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,常丛生成群。
生境分布
我国沿海,北起辽东半岛,南至台湾的基隆、雷州半岛的硇州岛均有分布。
化学成分
含氮2.36%,可溶盐12.76%,水浸后灰分4.04%,碘0.0043%,氧化钾1.54%,氯化钾2.44%。灰分中含钠、钾、硅、铝、磷、铁、钙、镁、硫、锰、铜、钛、硼;粘液内含甲基半乳糖甙、3,6-去水半乳糖二甲基缩醛、甲基木糖甙琼脂二糖二甲基缩醛D-半乳糖以及由半乳糖、木糖、2-酮基葡糖酸和3,6-去水半乳糖组成的硫酸多糖。又含牛磺酸。
性味
咸,寒。
①《养生要集》:"味咸,冷利。"
②孟诜:"微毒。"
③《纲目》:"甘,大寒,滑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消食,化痰。治劳热,痰结,痞积,痔疾。
①《食性本草》:"下热风气,疗小儿骨蒸热劳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解面热。"
③《岭南采药录》:"消痰下食。治一切痰结痞积,痔毒。以之作海藻酒,治瘿气;以之作琥珀糖,去上焦浮热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浸酒。
注意
①《养生要集》:"食之动嗽。"
②孟诜:"丈夫不可久食,发痢疾,损腰肾经络血气,令人脚冷痹,少颜色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独叶白芨
- 三分丹
- 蕨
- 香樟根
- 水白蜡
- 蓝花棘豆
- 蔓草虫豆
- 草原老鹳草
- 兴安毛连菜花
- 大枣
- 万年柏
- 野三七
- 熊脑
- 火腿
- 黄花夹竹桃
- 臭梧桐子
- 碎骨红
- 软骨过山龙
- 省雀花
- 益母草
- 川谷根
- 西番莲
- 藏茄
- 灯笼花
- 西藏桃叶珊瑚果
- 香樟
- 莨菪
- 披针骨牌蕨
- 青桐翠木
- 鲦鱼
- 金刚刺
- 狭果茶藨
- 秋海棠
- 香苏草
- 向阳花
- 野牡丹子
- 五齿剑
- 杏仁防风
- 仙茅
- 树头菜
- 石灰
- 绿豆皮
- 兔儿伞
- 伤寒草
- 小扁草
- 圆果冷清草
- 萱草根
- 细叶藤柑
- 冰
- 林背子
- 大薸
- 蔓荆子
- 金刷把
- 潺槁树
- 白椴
- 黄花小二仙草
- 一碗水
- 金慈姑
- 小蕨萁
- 鸡挂骨草
- 旋柄茄
- 白芥子
- 牛奶莓
- 茅苍术
- 通花花
- 狭叶荨麻
- 心叶野海棠
- 小三棵针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刺槐
- 地棠花
- 四方木皮
- 山皮条
- 腊梅
- 吐烟花
- 锈毛旋蒴苣苔
- 金兰
- 蓝花侧金盏
- 百步还阳丹
- 三楞草
- 小茴香
- 细沙虫草
- 金丝桃
- 红豆
- 香堇菜
- 香油罐
- 兴安独活
- 小狼毒
- 刺藜
- 细叶防风
- 新疆藁本
- 岩豆藤花
- 三十六荡
- 丁香枝
- 云南美登木
- 细叶七星剑
- 角果木子油
- 四大天王
- 小花黄堇
- 尖顶地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