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闼子
《中华本草》:猴闼子
拼音注音
Hóu Tà Zǐ
别名
仙茅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 var.foo-chowensis(Metc.etChen)S.Lee采收和储藏:7-9月果熟期采摘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2m。枝直立,生短柔毛,有棘刺。叶互生,形小,革质;叶片椭圆形、狭椭圆形以至倒披针形,长2.5-3.5cm,宽1-1.5cm,先端钝形或钝而渐尖,基部圆形,全缘,两面灰绿色,上面平滑无毛,下面中脉常散生长伏柔毛;叶柄长约2mm。花雌雄异株,腋生;雄花稍小,为聚伞花序,花萼4深裂,裂片三角形,花冠壶状,裂片反曲,雄蕊16,2轮排列,花丝分离,花药披针形,子房退化;雌花多为单生,花萼4深裂,阔卵形,先端尖,两面生柔毛,宿存,萼片于花后增大,花冠钟形,4浅裂。浆果球形,生短柔毛,直径1.5-3.5cm。种子长椭圆形,扁平。花期3-4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边、土坎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。
性味
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益肾健脾。主肾虚脾弱;疲倦乏力
用法用量
内服:适量,作食品;或研粉冲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火棘
- 红子仔
- 红子根
- 横经席叶
- 海白石
- 大麦醋糟
- 海非菜籽
- 火焰子
- 环维黄杨星D
- 红三七
- 旱冬瓜
- 红山药
- 槐耳
- 红曲
- 红楠
- 红楤木
- 红毒茴
- 海南虎皮楠
- 满天星
- 独脚蟾蜍
- 罗汉松
- 粘鱼须
- 大五爪金龙
- 泡花树
- 木天蓼子
- 儿茶
- 细叶桉叶
- 石蔓藤
- 大叶白纸扇
- 胡桃树皮
- 鳍蓟
- 覆盆子
- 滇茜草
- 丁香罗勒
- 倒生根
- 大泡通皮
- 大管
- 丁癸草
- 兜兰
- 杜香
- 毒鱼藤
- 大红菇
- 大脚菇
- 大茶根
- 滇南杭子梢
- 大红袍
- 大花素馨花
- 大蓟
- 大串连果
- 冬瓜子
- 杜鹃花叶
- 淡秋石
- 大横纹
- 滇绣球
- 大金银花
- 多茎野豌豆
- 对叶林
- 大扁竹兰
- 大叶仙茅
- 大叶桉果
- 大叶狼豆柴
- 戴星草
- 滇缅古柯
- 大树三台
- 大钱麻
- 大麦泡
- 冬瓜瓤
- 淡菜
- 大瓦韦
- 多蕊蛇菰
- 东北埃蕾
- 大叶子
- 对叉疔药
- 对生耳蕨
- 大薸
- 大靛根
- 大九股牛
- 大叶酸藤子
- 毒箭羊角拗
- 大接骨丹
- 大皂角
- 大草蔻
- 大头菜子
- 大叶刺篱木叶
- 大叶紫薇
- 大白顶草
- 灯台莲
- 大叶树萝卜
- 大臭黄荆
- 大花威灵仙
- 东方乌毛蕨叶
- 大叶蒟
- 冬凌草
- 大血藤
- 倒扎龙
- 冬葵子
- 单叶血盆草
- 灯台树
- 大铜钱菜
- 大叶沿阶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