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藤
《*辞典》:金刚藤
拼音注音
Jīn Gānɡ Ténɡ
别名
菝葜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。8~9月挖取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攀援木本,茎实心,无刺。根茎才;质,结节状。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5~8厘米,宽1~2厘米;叶柄长0.5~0.8厘米,鞘稍不明显,长几为叶柄的1/2,鞘端有1对卷须。伞形花序腋生,花序柄长1.5~2厘米,稍扁;花柄长7~8厘米;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被片6。浆果熟时绿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下。分布我国西南部及西藏等地。
性味
性温,味微辛。
功能主治
祛风,活血,解毒。治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瘰疬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黑药
- 合掌草
- 地蚕
- 盒果藤
- 枫香脂
- 多头风轮菜
- 蒒实
- 鹅绒藤
- 滇鸡骨常山
- 南板蓝根
- 茜草根
- 鳆鱼
- 睡菜
- 蜂药
- 水松枝叶
- 红果参
- 磨盘草子
- 左黑果
- 水蓼
- 胡颓子
- 菜子七
- 白云瓜梗
- 四叶葎
- 倒插花
- 黄花香茶菜
- 鹰眼睛
- 榧根皮
- 番杏
- 剑皮树菌
- 庐山楼梯草
- 虫牙药
- 浙贝母
- 鸭舌草
- 蒿枝七
- 矮地茶
- 荔枝核
- 艾麻草
- 野茶辣
- 虾蟆胆
- 海鲶
- 旱荷叶
- 甜茶
- 狐肝
- 酥油
- 玉柏
- 百合
- 咖啡
- 紫贝
- 鹿筋
- 蛴螬
- 白蘑
- 蛞蝓
- 牛骨
- 根辣
- 乌桕
- 鳜鱼
- 豆梨
- 鹿血
- 石梓
- 桉油
- 鸐雉
- 蕤核
- 蛇鲻
- 藕节
- 土茶
- 蒲蒻
- 狗脊
- 栲栗
- 鱼翅
- 柚叶
- 阿胶
- 都拉
- 石耳
- 鱼草
- 白鱼
- 鹿齿
- 骨螺
- 茄叶
- 辣根
- 白苏
- 马肝
- 秃鹫
- 野烟
- 银箔
- 乌柳
- 桃奴
- 乳花
- 芋头
- 茄蒂
- 梓菌
- 擘蓝
- 鳟鱼
- 橘根
- 李根
- 萝藦
- 微籽
- 柑皮
- 玉竹
- 麋肉
- 刺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