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藤
《*辞典》:金刚藤
拼音注音
Jīn Gānɡ Ténɡ
别名
菝葜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。8~9月挖取。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攀援木本,茎实心,无刺。根茎才;质,结节状。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5~8厘米,宽1~2厘米;叶柄长0.5~0.8厘米,鞘稍不明显,长几为叶柄的1/2,鞘端有1对卷须。伞形花序腋生,花序柄长1.5~2厘米,稍扁;花柄长7~8厘米;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被片6。浆果熟时绿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下。分布我国西南部及西藏等地。
性味
性温,味微辛。
功能主治
祛风,活血,解毒。治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瘰疬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棣棠花
- 河豚
- 牛黄
- 石梓
- 梗通草
- 灯台树
- 黄蓬花
- 金色狗尾草
- 白苋
- 西瓜
- 蝶兰
- 糜穰
- 矮卫矛
- 鹌鹑蛋
- 葫芦巴
- 绿结鸡骨
- 红活麻
- 檀香泥
- 宽叶独行菜
- 江南卷柏
- 莲生桂子花
- 唐古特青兰苗
- 胶质鼠尾草
- 水黄花
- 山橙叶
- 天竺桂
- 白苞筋骨草
- 独叶岩珠
- 多花筋骨草
- 红背马蓝
- 金光菊
- 落花生
- 轮叶马先蒿
- 黄花蒿
- 千日红
- 苔水花
- 柠檬皮
- 花叶狗牙七
- 白垩铁线蕨
- 总状土木香
- 东方乌毛蕨叶
- 狐肝
- 白背三七
- 地骨皮
- 路旁菊
- 垂果南芥
- 赤雹
- 藿香
- 倒吊笔叶
- 鸬鹚肉
- 海鹞鱼
- 轻粉
- 都咸子树皮
- 小叶桑
- 杏树根
- 砖子苗
- 狗尾巴参
- 八爪金龙
- 刺梨
- 白及
- 糯米藤
- 早禾树
- 鲨鱼胆
- 海杧果
- 香苏草
- 草泽泻
- 黄藨根
- 三角风
- 南天竹梗
- 地皮消
- 石膏
- 扇子七
- 漆大姑根
- 金雀马尾参
- 扁藤叶
- 橘饼
- 滇高良姜
- 大避债蛾
- 罗裙带根
- 橙子
- 萝芒树皮
- 聚花风铃草
- 胡黄连
- 刺黄连
- 天星藤
- 对叶百部
- 墨地
- 刺果卫矛
- 出山虎
- 松蒿
- 臭蒿
- 九翅豆蔻
- 朝鲜一枝黄花
- 水杨梅
- 百味参
- 赤杨
- 赶山鞭
- 鲜黄连
- 扁担杆
- 黑山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