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须眼子菜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须眼子菜
拼音注音
Lónɡ Xū Yǎn Zǐ Cài
别名
线形眼子菜
来源
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。
性味
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藏医用治肺炎;外用治疮疖
用法用量
1~2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龙须眼子菜
拼音注音
Lónɡ Xū Yǎn Zǐ Cài
别名
线形眼子菜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。
出处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
来源
为眼子菜科植物龙须眼子菜的全草。6~7月采收,洗去污泥,晾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沉水草本。茎细弱,线状,直径约1~1.5毫米。叶线形或丝状,长3~10厘米;托叶成鞘状,长2~3厘米,膜质。花序梗细弱,穗状花序长1~4厘米,由2~6轮间断的花簇组成;花被4片,绿色,镊合状排列;雄蕊4,无花丝;心皮4,无柄,分离。小核果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约3~4毫米,先端具短喙,背面具脊或圆形,腹面扁平或稍凹陷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池溏、沼泽或沟渠中。分布我国东北、西北各地。
性味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微苦,凉。"
功能主治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清热解毒。治肺炎,疮疖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外用:煎汁熬膏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发汗
- 黄栎
- 槐胶
- 巴掌草
- 红鬼笔
- 刀口药
- 榧根皮
- 醉针茅根
- 皱叶羊蹄
- 苦连翘
- 蟾蜍
- 披针骨牌蕨
- 鸢胆
- 石鳖
- 八角乌
- 红土子皮
- 沙地柏
- 箭叶蓼
- 佛葵
- 藜芦
- 小构树叶
- 原蚕蛾
- 桃儿七
- 浙地黄
- 洋金花
- 干檀香叶
- 赤地榆
- 海蛇
- 重叶莲
- 聚花风铃草
- 橘络
- 卷丝苦苣苔
- 椿叶
- 波缘楤木
- 红叶甘橿
- 四方木皮
- 台湾榕
- 显脉罗伞
- 透明草
- 貉肉
- 倒爪草
- 大鱼鳔花
- 山扁豆
- 护心草
- 盘羊睾丸
- 岩檀香
- 接骨风
- 西藏圆柏
- 糖茶藨
- 回回蒜果
- 蚂蚁上树
- 竹节菜
- 打箭菊
- 绒毛粉背蕨
- 蚍子草
- 榆树
- 十萼茄
- 川鄂山茱萸
- 刺齿凤尾蕨
- 胡黄连
- 麻油
- 蛇头草
- 光素馨
- 玉蜀黍
- 盾叶薯蓣
- 罗汉松根皮
- 秃疮花
- 桧叶
- 淡竹叶
- 预知子
- 豌豆七根
- 土金耳环
- 华风车子叶
- 四叶细辛
- 鹧鸪脂
- 鹿寿草
- 东当归
- 雉
- 西藏野花椒
- 灵砂
- 一颗血
- 岩泽兰
- 冬瓜
- 白地紫菀
- 香蕈
- 埃蕾
- 黄栌
- 花锚
- 鸡子壳
- 茅栗
- 刺人参
- 鳣鱼
- 钟萼木
- 菘菜
- 鱵鱼
- 海南地不容
- 碱蓬
- 大叶青木香
- 点地梅
- 枫香树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