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须眼子菜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须眼子菜
拼音注音
Lónɡ Xū Yǎn Zǐ Cài
别名
线形眼子菜
来源
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。
性味
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藏医用治肺炎;外用治疮疖
用法用量
1~2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龙须眼子菜
拼音注音
Lónɡ Xū Yǎn Zǐ Cài
别名
线形眼子菜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。
出处
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
来源
为眼子菜科植物龙须眼子菜的全草。6~7月采收,洗去污泥,晾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沉水草本。茎细弱,线状,直径约1~1.5毫米。叶线形或丝状,长3~10厘米;托叶成鞘状,长2~3厘米,膜质。花序梗细弱,穗状花序长1~4厘米,由2~6轮间断的花簇组成;花被4片,绿色,镊合状排列;雄蕊4,无花丝;心皮4,无柄,分离。小核果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约3~4毫米,先端具短喙,背面具脊或圆形,腹面扁平或稍凹陷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池溏、沼泽或沟渠中。分布我国东北、西北各地。
性味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微苦,凉。"
功能主治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清热解毒。治肺炎,疮疖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外用:煎汁熬膏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土大香
- 旋复花
- 荞麦叶
- 薤叶
- 新香草
- 苘实
- 绣线菊
- 向日葵根
- 响铃豆
- 夏腊梅
- 漆树皮
- 狭叶山胡椒
- 老枪谷
- 腥藤
- 兴安薄荷
- 蘘荷
- 红雪柳
- 清风藤
- 犀角
- 细叶桉果
- 小茅香
- 仙人球
- 小蓟
- 向日葵叶
- 向阳花
- 曲枝天冬
- 夏天无
- 席草
- 细叶十大功劳
- 小血光藤
- 小黑药
- 矩形叶鼠刺
- 斜叶榕叶
- 秋海棠花
- 杏树根
- 蛴螬
- 小白蜡条
- 小贯众
- 漆大姑根
- 杏叶
- 小盘木
- 细叶谷木
- 小鹭鸶兰
- 楸树
- 球兰
- 秋鼠曲草
- 细叶藤柑
- 喜鹊肉
- 夏蜡梅
- 稀花蓼
- 纤花耳草
- 绣球防风果
- 下田菊
- 仙茅
- 小蜡树
- 茄花
- 线叶蓟
- 虾
- 甜地丁
- 掐不齐
- 桤木皮
- 秋石
- 旋花
- 狭穗鹭兰
- 仙半夏
- 喜树叶
- 芡实叶
- 杏花
- 细叶大戟
- 细叶小羽藓
- 蘘荷花
- 杏树皮
- 蜻蜓
- 玄精石
- 曲枝假蓝
- 球衣藻
- 菊花根
- 小石松
- 绣线菊叶
- 荨麻根
- 信石
- 咸秋石
- 小白花苏
- 小酒饼花
- 漆树根
- 星毛羊奶子
- 芹花
- 蚯蚓
- 向日葵花
- 楸叶
- 旋花根
- 龙州线蕨
- 玄明粉
- 小石藓
- 小猪鬃七
- 粗腿羊肚菜
- 漆大姑
- 线叶金鸡菊
- 小金梅草
- 橡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