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辣菜
《中华本草》:辣辣菜
拼音注音
Là Là Cài
别名
腺茎独行菜、小辣辣、羊辣罐、辣麻麻、尿溜溜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LepidiumapetalumWilld.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Lepidium apetalum Willd.2.Lepidium virginicum L.3.Descurainia sophia(L.)Webb ex Prant[Sisymbrium sophia L.]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1.葶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5-30cm。茎直立,或自基部具多数分枝,被白色微小头状毛。基生叶有柄,叶柄长1-2cm;叶片狭匙形或倒披针形,一回羽状浅裂或深裂,长3-5cm,宽1-1.5cm,先端短尖,边缘有稀疏缺刻状锯齿,基部渐狭;茎生叶披针形或长圆形,中部叶片长1.5-2cm,宽2-5mm,基部稍宽,无柄,贴茎生,边缘有疏齿;最上部叶线形,先端尖,边缘少有疏齿或近于全缘;两面无毛或疏披头状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果期可延长至5cm;花小,排列疏松;萼片4,近卵形,边缘白色膜质状,外面有弯曲的白色柔毛;花瓣不存或者退化成丝状,比萼片短;雄蕊2或4,等长;蜜腺4,短小;雌蕊1,子房卵圆形而扁,无花柱,柱头圆形而扁。短角果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2-3mm,扁平,顶端微凹,宿存极短花枝,果瓣顶部具极狭翅,假隔膜宽不到lmm。种子椭圆状卵形,表面平滑,棕红色或黄褐色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2.琴叶葶琴叶葶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20-50cm。茎直立,单一,表面具柱状腺毛;上部分枝,枝上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。叶互生;基生叶具柄,叶柄长1-1.5cm;叶片倒披针形,长l-5cm,羽状分裂或大头羽状分裂,裂片大小不等,卵形或长圆形,基部斯狭,边缘有锯齿,两面有短伏毛;茎生叶有短柄,叶片倒披针形或线形,长1.5-5cm,宽2-10mm,光瑞急尖,基部渐狭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多数;等片4,绿色,卵形或椭圆形,长约1mm;花瓣4,白色,倒卵形,和萼片等长或稍长;雄蕊2或4,近等长,长1.5-2mm;雌蕊1,子房卵圆形而扁, 2室,花柱不明显,柱头头状。短角果近圆形,长3mm,宽l-2mm,扁平,先端微凹,边缘有窄翅,花柱极短。种子每室1粒,卵形,长约1mm,光滑,红棕色,边缘有白色窄翅。花期4-5月,果期6-7月。3.播娘蒿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20-80cm。全株呈灰白色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,具纵梭槽,密被分技状短柔毛。叶轮廓为长圆形或长国状披针形,长3-7cm,宽1-4cm,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或深裂,最终裂片条形或条状长圆形,长2-5mm,先端钝,全缘,两面被分枝短柔毛;茎下部叶有叶柄,向上叶柄逐渐缩短或近于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,具多数花;萼片4,条状长圆形,先端钝,长约2mm,边缘膜质,背面有分枝细柔毛;花瓣黄色,匙形,与萼片近等长;雄蕊6,几与花瓣等长,基部并有爪;雌蕊1,子房圆柱形,花柱短,柱头呈扁压的头状。长角果圆筒状,长2.5-3cm,无毛,稍内曲,与果梗不成直线,果辩中脉明显。种子每室1行,形小,多数个圆形,稍扁,淡红褐色,表面有细网纹,潮湿后有粘胶物质。花、果朝为4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 400-2000m的山坡、沟旁、路旁及村庄附近,为常见的田间杂草。2.生于路旁、荒地及田野。3.生于山坡、田野和农田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西南等地。2.原产美洲;我国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3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西南等地。
性味
辛;平
归经
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尿;通淋。主痢疾;腹泻;小便不利;淋症;浮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临床应用
宁津草片 宁津草7500g。取宁津草1000g,粉碎细粉,备用。余量加水煮3次,取滤液浓缩成稠膏状,加入宁津草细粉及淀粉适量,混匀,烘干,粉碎,过60目筛,用85%乙醇制粒,烘干,整粒,加硬脂酸镁0.3%~1%,混匀,压制4000片。片重0.5g。主治肠炎、痢疾。口服,每次4片,每日2次。[《中草药通讯》1978,9(6):26〕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腊雪
- 墓头回
- 蛤蟆草
- 庵 (艹闾)子
- 槲叶
- 青娘子
- 石青菜
- 桑椹酒
- 莨菪
- 飞燕草
- 灰贯众
- 百眼藤
- 泡囊草根
- 春不见
- 广枣
- 草本三角枫
- 石笔海胆
- 小叶眼树莲
- 青礞石
- 山牡丹
- 红帽顶
- 黄瑞木
- 鹄油
- 井口边草
- 石风车子叶
- 白茅花
- 血党
- 小牛肝菌
- 楤木根
- 黑壳楠
- 狐头
- 野升麻
- 三羽叉蕨
- 秃房茶子
- 水枇杷
- 蛇婆子
- 珠子参
- 鱼蓼
- 藏红花
- 牯岭凤仙花
- 鼻烟
- 露蜂房
- 粗腿羊肚菜
- 大叶子
- 赭石
- 老白花树皮
- 小地松
- 牛奶柴
- 光棍草
- 刺柄莲座蕨
- 禹州漏芦
- 浮小麦
- 三棱
- 伽喃香
- 紫玉盘
- 广西过路黄
- 黄独零余子
- 红小麻
- 翠云草
- 蓼实
- 化气兰
- 树地瓜
- 刺蒺藜
- 滇鸡骨常山
- 两色鳞毛蕨
- 梓树
- 珠果黄紫堇
- 羽叶丁香
- 南方红豆杉
- 水甘草
- 裂果卫矛
- 鸡公柴
- 虎胆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踏膀药
- 土贝母
- 梧桐
- 水百合
- 斑鸠占
- 海龙
- 蝙蝠葛
- 木槿子
- 竻苋菜
- 红茴香根
- 青天葵
- 竹叶兰
- 葫芦巴
- 山猫儿
- 野樱花
- 淡味当药
- 水芙蓉
- 钉头果
- 岩筋菜
- 小紫含笑
- 桑寄生
- 景天三七
- 鸽肉
- 黑花韭
- 南牡蒿
- 鼋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