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头草
《中华本草》:龙头草
拼音注音
Lónɡ Tou Cǎo
别名
鲤鱼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龙冻草的根或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ehania henryi(Hemsl.)Sun ex C.Y.Wu[Dracocephalum henryi Hemsl.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ehania henryi(Hemsl.)Sun ex C.Y.Wu[Dracocephalum henryi Hemsl.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龙头草,多年生草本,高30-60cm。茎直立,四棱形,幼枝被疏柔毛。叶对生叶柄长10cm以下,向上渐变短或几无柄;叶片心形或卵形,长4-13cm,宽1.8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波状锯齿,上面被疏微柔毛。轮伞花序,有时有分枝或仅有1朵花腋生,组成的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,花序长6-9cm,密被微柔毛;小苞片钻形,长约1mm;花萼长1-1.3cm,上唇较长,3齿,下唇2齿,齿均三角形,具缘毛;花冠淡红紫或淡紫色,长2.3-3.7cm,外面被疏微柔毛,上唇先端微凹,下唇3裂,中裂片较大,先端微凹,内面具长柔毛;雄蕊4,不伸出花冠,花药2室,被微柔毛;子房4裂,被柔毛,花柱微伸出花冠,柱头2裂;花盘杯状,前方呈指状膨大。小坚果长圆形,密被短柔毛。花期9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地区的常绿林或常绿与落叶混交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西部、湖南西部、四川东南部和贵州东南部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西部、湖南西部、四川东南部和贵州东南部。
性味
味甘;辛;性平
功能主治
补气血;祛风湿;消肿毒。主劳伤气血亏虚;脘腹疼痛;咽喉肿痛;蛇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角三七
- 针刺铁仔
- 壮筋草
- 斑叶兰
- 仙桃草
- 蒲桃叶
- 大四块瓦
- 大膜盖蕨
- 毛罗勒
- 簕竹
- 绣球防风根
- 黄山梅
- 翼核果
- 无患树蔃
- 祁州一枝蒿
- 红帽顶
- 蓼实
- 地下明珠
- 小花鸢尾
- 结香花
- 湖北贝母
- 鸊鷉
- 海仙人掌
- 满山红油
- 冰球子
- 栾犀
- 球花马蓝
- 五香血藤
- 娃娃鱼
- 肾经草
- 江珧柱
- 龙血树
- 飞天蠄蟧
- 上天梯
- 羊蹄甲
- 风花菜
- 荠菜
- 水麻tiao
- 崖棕根
- 海柳
- 蛤蟆草
- 土半夏
- 鹅掌楸
- 异木患
- 竹叶艾
- 橘红
- 萆薢
- 鹅
- 海金沙
- 蝮蛇
- 狼油
- 酸水草
- 金鸡脚
- 红果参
- 渐尖叶独活
- 小画眉草
- 水栀根
- 菱叶山蚂蝗
- 孝扇草根
- 小红苏
- 地毡草
- 狭眼凤尾蕨
- 蜗牛
- 华山矾根
- 鸭儿芹
- 珂
- 鳖甲胶
- 柘木白皮
- 台湾泡桐叶
- 东北羊角芹
- 紫葳茎叶
- 鹰爪花根
- 半边莲
- 南酸枣
- 黄金凤
- 对叉疔药
- 风车藤
- 八仙过海
- 黄水茄
- 葫芦巴
- 宜昌荚蒾叶
- 西瓜根叶
- 老鹤草
- 裸茎千里光
- 苦瓜藤
- 桫拉木
- 五脉绿绒蒿花
- 大红毛叶
- 绿玉树
- 矩圆线蕨
- 一品红
- 榆皮涎
- 广东升麻
- 苦芥
- 蒙古扁桃
- 刺蜜
- 多花猕猴桃
- 野兔骨
- 阿尔泰紫菀
- 灯台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