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耳翎根
《中华本草》:鹿耳翎根
拼音注音
Lù ěr Línɡ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gera alata (D. Don) She.-Bip.采收和储藏:来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六棱菊 多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全株除花冠外几乎都被腺毛。叶互生,无柄;叶片椭圆状倒披针形,上部叶条状披针形,长2.5-10cm,宽2-7.5cm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渐窄下延于茎成翅状,边缘有疏细齿。头状花序多数,直径1-1.5cm,呈圆锥状,果时稍下垂;总苞片约6层,条状披针形,质坚硬,被短腺毛;外层短,常为最内层的1/3-1/5;花多数,杂性,雌花丝状,两性花筒状;全部花冠淡紫色。瘦果圆柱形,长约1mm,有10棱,被疏白色柔毛;冠毛白色,易脱落,长约7mm。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。
性味
味辛;性凉
功能主治
祛风;解毒;散瘀。主头痛;毒蛇咬伤;肝硬化;妇女闭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鲜品可用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雾水葛
- 槲皮
- 五爪金龙花
- 落葵花
- 澜沧扁担杆
- 狼萁草
- 绿茎槲寄生
- 五裂槭
- 午时花
- 青娘子
- 蒺藜根
- 狗母鱼
- 蛇鲻
- 杉叶
- 老头草
- 鹿仙草
- 莨菪叶
- 乌头附子尖
- 龙眼肉
- 慈姑叶
- 五色梅花
- 吴茱萸叶
- 卵叶鳞始蕨
- 郁李根
- 大叶狼豆柴
- 蜈蚣藻
- 绿豆升麻
- 罗浮柿
- 五味草
- 灵砂
- 小叶杨
- 山郎木根
- 龙船乌泡
- 龙眼梳
- 绿萼水珠草
- 鹿血
- 龙脑香子
- 罗汉松实
- 葛谷
- 五龙根
- 五齿剑
- 斩木橿子
- 狼肉
- 乌饭子
- 乌蛇皮
- 乌苏里黄芩
- 龙须菜
- 良藤
- 望江南
- 蓝花侧金盏
- 乌蛇膏
- 五倍子
- 午时茶
- 乌鱼刺
- 黎罗根
- 无花果
- 乌药花
- 威灵仙叶
- 乌鱼蛋
- 乌骚风
- 无名异
- 残槁蔃
- 五蕊寄生
- 龙爪菜
- 龙江风毛菊
- 乌鸦头
- 鹿肉
- 绿萼梅
- 野樱桃根
- 龙爪豆
- 无名木皮
- 羚羊肉
- 藜茎
- 乌蛇胆
- 乌泡刺
- 鹿耳韭
- 裸茎金腰子
- 琉璃草果实
- 乌药子
- 豺皮
- 胃寒草
- 桑根
- 鹿藿
- 乌榄根
- 无根藤
- 煨姜
- 地精草
- 龙骨莲
- 乌蔹莓五加
- 篱笆竹
- 乌鸡骟
- 卫矛
- 小一口血
- 土玉桂
- 五代同堂根
- 龙脑膏香
- 威灵菊
- 落地金钱
- 岩谷伞
- 瓜馥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