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耳翎根
《中华本草》:鹿耳翎根
拼音注音
Lù ěr Línɡ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六棱菊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ggera alata (D. Don) She.-Bip.采收和储藏:来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六棱菊 多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全株除花冠外几乎都被腺毛。叶互生,无柄;叶片椭圆状倒披针形,上部叶条状披针形,长2.5-10cm,宽2-7.5cm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渐窄下延于茎成翅状,边缘有疏细齿。头状花序多数,直径1-1.5cm,呈圆锥状,果时稍下垂;总苞片约6层,条状披针形,质坚硬,被短腺毛;外层短,常为最内层的1/3-1/5;花多数,杂性,雌花丝状,两性花筒状;全部花冠淡紫色。瘦果圆柱形,长约1mm,有10棱,被疏白色柔毛;冠毛白色,易脱落,长约7mm。花果期10月至翌年2月。
性味
味辛;性凉
功能主治
祛风;解毒;散瘀。主头痛;毒蛇咬伤;肝硬化;妇女闭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鲜品可用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打破碗花花
- 石榕
- 小黑药
- 欧当归
- 李根皮
- 倒挂牛
- 金银忍冬
- 蛟龙木
- 山橘
- 大叶楠根
- 小罗伞
- 熊掌
- 罗望子叶黄檀
- 网脉旋蒴苣苔
- 绿茎槲寄生
- 山梅花根皮
- 睡菜
- 天目木姜叶
- 云南荚蒾根
- 光石韦
- 波叶紫金牛
- 狗筋蔓
- 乌柳
- 烟管蓟
- 泡桐果
- 亮菌
- 大块瓦
- 甘青铁线莲
- 蛤蜊
- 野油麻
- 南瓜瓤
- 大过路黄
- 箭杆风
- 白头翁
- 仙人掌
- 堇宝莲叶
- 阔叶赤车使者
- 芜菁
- 花叶矮沱沱
- 木槿皮
- 硼砂
- 剑皮树菌
- 对叶草
- 海蜇
- 树五加
- 蒿枝七
- 海南砂仁
- 瑞香根
- 华东木蓝
- 澄茄子
- 麻油
- 羊七莲
- 钝齿铃子香
- 鄂报春
- 木本胡枝子皮
- 一品红
- 千层楼
- 生瓜
- 锯鲨翅
- 夏枯草露
- 水松叶
- 白芷叶
- 莲须
- 番薯
- 甘肃棘豆
- 野樱桃根
- 猕猴桃根
- 小地柏
- 长梗千里光
- 红升丹
- 青丝线
- 骆驼脂
- 杜鹃花叶
- 粃壳草
- 柳叶见血飞
- 乱角莲
- 大黑药
- 莨菪叶
- 骨把
- 木鳖子根
- 落地生根
- 白矾
- 鹿耳翎根
- 貒膏
- 白千层油
- 榔榆茎
- 榧根皮
- 一叶萩
- 小伸筋草
- 鸭胆
- 金顶蘑
- 隔山消
- 米碎木皮
- 大驳骨丹
- 美丽风毛菊
- 江南桤木
- 矩镰荚苜蓿
- 梧桐
- 山藤藤果
- 金钱苦叶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