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茎槲寄生
《中华本草》:绿茎槲寄生
拼音注音
Lǜ Jīnɡ Hú Jì Shēnɡ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寄生科植物绿茎槲寄生的带叶茎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scum nudum Danse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扎成束,晾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0.3-0.5m。茎圆柱形,绿色或黄绿色。二歧或三歧分枝,枝的节间长4-8cm,粗2-5mm,干后具皱纹。叶退化呈鳞片状,长0.5-1mm。雌雄异株;雌、雄花序均聚伞式穗状,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,总花梗长2-5mm,通常具花3-5朵,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,交叉对生的花各具1枚苞片;苞片三角形,长1mm,具短缘毛或全缘;雄花花蕾时卵球形,长约3mm,黄色,萼片4枚,卵状三角形,花药椭圆形,长约1.5mm;雌花花蕾时长卵球形,长2-2.5mm;花托卵球形,萼片4枚,三角形,长约0.5mm,柱头乳头状。浆果卵球形,长5-6mm,直径4mm,黄绿色,果皮平滑。花期12月至翌年3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150-3800m的山地阔叶林中,寄生于杨属、柳属、榛属或化香树、滇青冈、桦树、梨树、桃树等植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,2-3叉状分枝,长30-50cm,直径1.5-5mm,节部膨大,小枝节间长4-8cm,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,光滑无毛,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。叶退化呈鳞片状。质柔韧,不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纤维性,皮部黄色,较薄,木部色较浅,占茎断面的大部分,髓部不明显。偶可见果实,果实近卵球形,长约6mm,直径约4mm,黄色,较平滑。气微,味微苦。
性味
辛;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安胎;降压。主风湿痹痛;胎动不安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~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主治风湿痛、安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欧当归
- 瑞香根
- 李根皮
- 石壁莲
- 罗望子叶黄檀
- 锦地罗
- 亮菌
- 榔榆茎
- 云南小膜盖蕨
- 野丹参
- 酸藤木
- 黄颡鱼颊骨
- 洋地黄
- 筋骨散
- 红土子皮
- 倒提壶
- 红陈艾
- 虎睛
- 三品一枝花
- 艾纳香根
- 阿尔泰扭藿香
- 刺蓬花
- 山橘叶
- 海仙花
- 浮尸草
- 刺楸茎
- 淡竹笋
- 矮脚苦蒿
- 使君子叶
- 条叶垂头菊
- 榕树
- 昆布
- 糙叶千里光
- 粗榧枝叶
- 川山橙果
- 野棕
- 匙羹藤
- 榕树果
- 血人参
- 华东瓶蕨
- 蝇子草
- 牛胆参
- 老牛揣
- 巴豆霜
- 山柏
- 箭杆风
- 柳叶见血飞
- 木荷
- 团花
- 大叶蛇泡簕
- 华千金藤
- 野黄麻
- 龙脷叶
- 鼻血雷
- 朱砂七
- 寒莓叶
- 鸊鷉
- 向日葵茎髓
- 糖芥
- 广东升麻
- 芸香
- 大花素馨花
- 大九股牛
- 九龙盘
- 庵闾
- 兔脑
- 杄木
- 乱草
- 川楝子
- 刀豆根
- 野菰
- 石南叶
- 化香树叶
- 驴蹄
- 兰竹参
- 紫花景天
- 水芹菜
- 橄榄
- 鲨鱼肉
- 柠条籽
- 勒管草
- 针筒线
- 鹿耳翎根
- 打破碗花花
- 石榕
- 小黑药
- 倒挂牛
- 金银忍冬
- 蛟龙木
- 山橘
- 大叶楠根
- 小罗伞
- 熊掌
- 网脉旋蒴苣苔
- 绿茎槲寄生
- 山梅花根皮
- 睡菜
- 天目木姜叶
- 云南荚蒾根
- 光石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