薄柱草
《中华本草》:薄柱草
拼音注音
Báo Zhù Cǎo
别名
水泽兰、冷水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薄柱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rtera sinensis HemsL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全草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薄柱草 小草本。茎柔弱,长5-10cm,稍匍匐,节上生根。叶对生;托叶三角形,基部宽,与叶柄合生,先端长尖;叶片披针状长圆形,长7-16mm,先端短尖或稍锐尖,基部楔尖,两面有微小的粃鳞,侧脉2-3对,不明显;纸质。花小,直径2-3mm,单个顶生;无梗或具极短的梗;总苞小,杯状,具两尖头;萼檐截平;花冠辐状,4裂,裂片长圆形,钝;雄蕊4,着生于花冠基部,长伸出;子房2室,每室有1枚胚珠。核果直径约2mm,紫黑色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或河旁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烧伤;烫伤;感冒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草捣汁涂;或干叶研末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菰
- 鲟鱼
- 水枇杷
- 碗蕨
- 蜈蚣兰
- 莨菪叶
- 白花果
- 望江南子
- 红花青藤
- 散血丹
- 蛇头草
- 山黄麻叶
- 凉粉草
- 竹节七
- 山姜
- 京大戟
- 蜗牛壳
- 小丁香
- 卤碱
- 搜山虎
- 黑海参
- 凤尾蕉叶
- 羊奶果
- 蛾药
- 寄马桩
- 番石榴果
- 筋骨草
- 薄荷脑
- 川楝子
- 铁丝七
- 藜芦
- 人参须
- 中亚天仙子
- 白菖
- 鯆鱼
- 土当归
- 文蛤肉
- 台湾千金藤
- 紫苏梗
- 三股筋
- 水蛇
- 壮筋草
- 青榨槭
- 柞木枝
- 山鸡蛋
- 龙船乌泡
- 王母钗
- 披针骨牌蕨
- 羊胎
- 雀麦米
- 楮树根
- 星状风毛菊
- 盘龙七
- 长春花
- 黑面防己
- 赤甲红
- 青稞
- 龙角
- 满树星
- 通花根
- 羊舌树
- 披散糖荠
- 孜然
- 枸橘刺
- 灵芝草
- 黑芝
- 榔榆叶
- 独脚柑
- 构菌
- 青鱼胆草
- 三叉苦
- 迭裂黄堇
- 红须须
- 鹊
- 三枝叶
- 聚头蓟
- 狗肾
- 鸡腿蘑
- 土碎补
- 黄鼠肉
- 青礞石
- 黄牛茶
- 三叶委陵菜根
- 五月霜
- 荠宁
- 滇白芷
- 黑乳菇
- 无花果叶
- 蝈蝈
- 柏树根
- 三颗针
- 南蛇竻苗
- 无缝珠
- 鹅血
- 蚬肉海棠
- 苜蓿根
- 苤蓝叶
- 三色堇
- 酢浆草
- 煨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