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喘木
《中华本草》:咳喘木
拼音注音
Hāi Chuǎn Mù
别名
石龙脷、竹叶凉伞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紫金牛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disia filiformis Walker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灌木,高约1m。分枝或少分枝。叶互生,叶柄长3-5mm;叶片膜夙狭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12-20cm,宽1-2.5cm,稀长达32cm,宽1.5cm,先端狭渐尖,略镰形,稀长急尖,基部广楔形,全缘或具极浅的疏波状齿,齿尖具极小的腺点,背部多少被细鳞片,具腺点,腺点两面隆起,侧脉10-15对,连成明显的边缘脉。圆锥花序,腋生,长4-7cm;花梗长8-15mm,极细;萼片卵形,具腺点;花瓣粉红色或淡红色,长圆状卵形,具腺点;雄蕊较花瓣略短,花药披针形;雌蕊与花瓣等长,子房球形,腺点不明显,无毛。果球形,蓝黑色或红色,直径约6mm,具腺点。花期4-5月,果期约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980m的林下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南部。
性味
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止咳平喘。主咳嗽;哮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滇南马钱
- 白腹锦鸡
- 红荆芥
- 华南皂荚
- 华泽兰
- 花南星
- 牛心果
- 虎头兰
- 蛤蒌
- 红花
- 还阳参
- 鹤肉
- 华南紫萁
- 红马蹄草
- 胡桃仁
- 华南毛蕨
- 和他草
- 大鱼鳔花
- 华风车子根
- 鲩鱼胆
- 化血胆
- 红辣树根
- 红门兰
- 华南胡椒
- 红香树
- 花叶狗牙七
- 花生壳
- 花锚
- 小罗伞
- 黄毛榕
- 厚朴果
- 红茄苳
- 红花苗
- 黄囊杓兰
- 黄断肠草
- 厚叶算盘子
- 花榈木
- 蝴蝶草根
- 候风藤
- 护心胆
- 还阳草根
- 红花木莲
- 黄多孔菌
- 红花龙胆
- 黄泡果
- 蔛草
- 黄山梅
- 零余子
- 红茎黄芩
- 厚叶牛耳草
- 鹤虱风
- 黄唇鱼心
- 红轮千里光
- 哈蟆油
- 黄木耳
- 石油菜
- 灵砂
- 红豆
- 过山枫
- 白花柴
- 泡泡草
- 黄背草苗
- 黄花香
- 黄蜀葵叶
- 高梁泡叶
- 黄秦艽
- 黄海葵
- 黄瓜霜
- 黄连花
- 瓶耳小草
- 峨眉石凤丹
- 黄荆枝
- 黄菀
- 黄草花
- 黄瓜叶
- 黄花小二仙草
- 黄茄花
- 豆根木蓝
- 人尿
- 钓竿柴
- 热痱草
- 独龙
- 钉耙七
- 雕爪
- 瑞香狼毒
- 蚺蛇肉
- 铃兰
- 豆麻
- 绒白乳菇
- 揉白叶
- 软枣子
- 软水黄连
- 高山大黄
- 红石耳
- 芦花
- 钝齿青荚叶
- 肉根还阳参
- 软丝藻
- 独角牛
- 人参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