胖树根
《中华本草》:胖树根
拼音注音
Pànɡ Shù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密花远志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tricornis Gagnep.[P.floribunda Dunn;P.congesta Rehd.et Wils.;P.yunnaensis Chodat]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密花远志 灌木,高0.5-2m。幼枝细,被微伏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细,长2-2.5cm,无毛或被短伏毛;叶膜质至薄纸质,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1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至楔形,全缘,绿色,疏被白色短硬毛,背面淡绿色或苍白,侧脉6-7对。花两性,总状花序短,密生于枝顶或腋生,长达6cm,果时延长达10cm;花密集,具三角形小苞片;萼片5,花后脱落,外面3枚小,具缘毛,中间1枚左右折叠,不为囊状,其余2枚卵形,里面2枚大,花瓣状,倒卵形,长16-19mm;花瓣3,白色带紫至粉红色,极透明,侧生花瓣长圆形,长20-25mm,3/4以下与龙骨瓣合生,先端截形至圆形,龙骨瓣盔形,具2束鸡冠状附属物;雄蕊8,长20-22mm,3/4以下连合成鞘,并与龙骨瓣贴生,花药卵形,顶孔开裂,中间具纵隔,似2室;子房倒卵形,具翅,基部具环状花盘,花柱细,长17-18mm,先端2裂。蒴果四方状圆形,绿色带紫,直径8-9mm,有阔翅,具显着横脉,基部具花盘和花被脱落之环状疤痕。种子黑色,卵形,具瘤状突起及白柔毛,近种脐端具一淡黄褐色、半透明的翅状种阜。花期12月至翌年4月,果期3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000-2500m的林下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辛;苦;温
功能主治
补虚宁神;活血。主体虚;失眠;健忘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接骨丹
- 接骨树皮
- 欧当归
- 排草香
- 枇杷核
- 接骨木
- 金粉蕨
- 普陀南星
- 蒲棒
- 牛肾
- 尖苞柊叶根
- 拘那花
- 极丽马先蒿
- 藕蔤
- 碱蓬
- 枇杷根
- 狍茸
- 粃壳草
- 牛肺
- 金匙叶草
- 糯米条
- 欧绵马
- 偏翅唐松草
- 结血蒿
- 泡掌筒
- 爬山虎
- 破碗掌脚树
- 破血丹
- 牛耳草
- 接筋草
- 婆婆纳
- 结根草莓
- 菅
- 胖儿草
- 见血飞
- 螃蟹七
- 建兰花
- 戟叶石韦
- 棘胸蛙
- 匍匐滨藜
- 稷米
- 聚花风铃草
- 芥菜
- 破骨风
- 螃蟹脚
- 牛黄
- 金狮藤
- 排钱树
- 爬树龙
- 盘羊肺
- 牛毛毡
- 蒲葵
- 牛王肺筋草
- 辟汗草
- 尖叶唐松草
- 金丝藤
- 鸭脚木根
- 戟叶石苇
- 牛毛草
- 尖尾风根
- 枇杷叶露
- 苣荬菜
- 胖血藤
- 牛脑
- 偏翅唐松草根
- 爬山猴
- 螃蟹甲
- 藕节
- 啤酒酵母
- 浆果苋
- 泡囊草根
- 胖根藤
- 蕨根
- 见风消
- 蒲黄
- 牛肝菌
- 金爪儿
- 脓见愁根
- 泡泡草
- 炮掌果
- 蓬蘽
- 枇杷
- 砒霜
- 萍蓬草根
- 蒲圻贝母
- 欧活血丹
- 披麻草
- 荆三棱
- 蒲桃壳
- 蒲桃根皮
- 角螺
- 角螺厣
- 蓬莪术
- 蟛蜞
- 牛耳枫根
- 寄生黄
- 披针叶兔耳风
- 皮袋香根
- 润肺草
- 三出叶委陵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