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葵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蒲葵
拼音注音
Pú Kuí
别名
扇叶葵、葵扇叶
来源
棕榈科蒲葵属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R. Brown,以种子及根入药。秋冬果熟时采收种子(葵树子)晒干;根四季可采,洗净晒干。
性味
甘、涩,平。
功能主治
种子:抗癌。用于食道癌、绒毛膜上皮癌,恶性葡萄胎,白血病。
根:止痛。制成注射剂治疗各种疼痛。
用法用量
种子1~2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蒲葵
拼音注音
Pú Kuí
别名
扇叶葵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蓬扇树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葵扇木(《陆川本草》)。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叶、种子或根。
原形态
大乔木,高可达20米。干有密接环纹。叶大,阔肾状扇形,直径达1米以上,深裂至中部以下而为多数2裂的裂片,裂片披针形,先端下垂;叶柄长,平凸状,下部有逆刺2列。圆锥花序长,疏散而广歧,生于叶腋内;佛焰苞棕色,筒状、革质、2裂;花小,淡绿色,无柄,长约2毫米;萼与花冠分裂几至基部;雄蕊6,花丝合生成一环;子房上位,3心皮。核果椭圆形或矩圆形,状如橄榄,长约1.8厘米,熟时黑色。花期春、夏。
生境分布
栽于庭园或宅旁。分布我国南部。
化学成分
子含酚类、还原糖、鞣质及甘油三酯。
性味
①《陆川本草》:"平,淡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涩,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叶柄:于新瓦上煅灰冲服,或炒香煎水饮,能治血崩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止血。治外伤出血。"
③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葵树子抗癌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煅存性研末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撒。
复方
治疗各种癌症:葵树子(干品)一两。水煎一至二小时服。或与瘦猪肉炖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苏木蓝
- 矮脚苦蒿
- 伞梗虎耳草
- 细枝柃
- 苍山冷杉
- 篦子草
- 贯众
- 蚱蝉
- 五角叶葡萄
- 天香炉
- 水黄连
- 照山白
- 八爪金龙
- 铅霜
- 刷把草
- 香油罐
- 罗汉松
- 红须须
- 盐麸子
- 满天飞
- 柱果木榄叶
- 牛心果
- 铜绿
- 龙胆草
- 掌裂秋海棠
- 走茎丹参
- 赤车
- 芋
- 羽萼
- 驴骨
- 白垩
- 驴乳
- 鲈鱼
- 拿虎
- 莼
- 薄雪火绒草
- 赤楠根
- 莺
- 辣蓼
- 辣辣菜
- 木防己花
- 露珠香茶菜
- 辽东鳞毛蕨
- 草原老鹳草
- 镰片假毛蕨
- 药老
- 杯菊
- 蛏
- 里白
- 草乌
- 白木
- 阔叶石韦
- 牛乳
- 虉草
- 胡荽
- 泥鳅
- 驴毛
- 女菀
- 胭木
- 驴头
- 驴脂
- 驴肉
- 茵芋
- 菜蓟
- 胡莲
- 白术
- 斑蝥
- 骡宝
- 省雀花
- 南瓜
- 羊肚
- 草果
- 鮧鱼涎
- 蚕豆
- 陆英
- 苡芭菊
- 芋儿七
- 鲢鱼
- 羊须
- 芋梗
- 豉汁
- 斑茅
- 辣薄荷
- 榜嘎
- 胡杨
- 胡麻叶
- 茶花
- 辣椒
- 驴肾
- 蚕蜕
- 茶油
- 雷丸
- 南烛
- 茶膏
- 草蛛
- 蟾皮
- 蟾酥
- 鲤鱼皮
- 芸苔
- 蘡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