戟叶石苇
《*辞典》:戟叶石苇
拼音注音
Jǐ Yè Shí Wěi
别名
渣贝筝瓦(藏名)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。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。割取地上部分,刷去黄毛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附生。根状茎粗而横生,密被黑色透明的薄鳞片。叶基生,叶柄绿色,光滑;叶片戟形,薄纸质,深绿色,无毛,下面生两排圆形淡黄色孢子囊群,位于中脉及叶缘之间。
生境分布
生于阴湿岩石上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性味
性平,味苦甘。
功能主治
利水通淋,清泄肺热。治肾炎水肿,泌尿系感染,尿道结石,肺热咳嗽,咯血,支气管哮喘,咽喉炎等症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茄子
- 林背子
- 刺楸茎
- 大叶青木香
- 矮脚苦蒿
- 苏木蓝
- 细草
- 酒饼婆
- 薄雪草
- 山蟹
- 莲房
- 大过路黄
- 长柄车前蕨
- 黄零陵香
- 腐巴
- 野颠茄
- 棘胸蛙
- 破布木
- 旋花苗
- 蓝实
- 泡桐根
- 白矾
- 菝葜叶
- 白花苋
- 冷饭果
- 吴茱萸根
- 山白果
- 野木瓜果
- 牛鼻栓
- 白升麻
- 西瓜根叶
- 紫玉簪根
- 土连翘
- 橡实壳
- 山豆根
- 眼睛草
- 山甘草
- 山肉桂
- 车桑仔
- 大马哈鱼籽
- 蓝胡麻草
- 牛筋条
- 大头橐吾
- 山黑柳
- 咳喘木
- 阴香皮
- 歪脖子果
- 三叶木蓝
- 野藿香
- 野豇豆
- 裂叶秋海棠
- 岗梅根
- 古羊藤
- 夜吹箫
- 石上藕
- 瑞香
- 野火绳
- 裕民贝母
- 闹羊花
- 鼠标蛇
- 白花藤
- 使君子叶
- 西南石梓
- 骆驼蓬
- 秤砣梨
- 鸭舌鱼鳖
- 盐麸木花
- 千解草
- 散血藤
- 实葫芦根
- 大铁扫把
- 岩山枝
- 天文草
- 蚌兰花
- 酸枣肉
- 毛嘴签
- 小叶枇杷
- 罗星草
- 螃蟹甲
- 椿树花
- 山小橘
- 山丹花
- 橘络
- 洋蓍草
- 雪莲花
- 虾子花叶
- 洋草果
- 牛角瓜
- 三条筋
- 石蔓藤
- 肥猪苗
- 糙叶五加
- 酸藤木
- 麦瓶草
- 山梅花
- 七爪风
- 牡丹三七
- 鸡脚莲
- 玉米黑霉
- 黄瓜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