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芋
《中华本草》:竹芋
拼音注音
Zhú Yù
英文名
Bermuda Arrowroot, rhizome of Bermuda Arrowroot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竹芋科植物竹芋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ranta arundinacea L.[Donax arundinacea auct.non Lour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竹芋,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0.4-1m。根茎肉质,白色纺锤形,长5-7cm,具宽三角状鳞片。茎柔弱,二叉状分枝。顺基生或茎生;叶柄顶端的叶枕圆柱形,长5-10mm,叶柄基部鞘状;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10-20cm,宽4-10cm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背面无毛或薄被长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10-20cm;花白色,花梗长约1cm;萼片卵状披针形,长1.2-1.4cm;花冠管约与萼片等长,基部扩大,裂片3,长8-10cm;外轮的2枚退化雄蕊倒卵形,花瓣状,长8-10mm,先端凹入,内轮的长仅及外轮的一半;子房无毛或稍被长柔毛。果褐色,长圆形,长约7mm。花期夏秋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常见栽培。原产美洲热带地区。
化学成分
根茎含淀粉(starch)19.4%,蛋白质(protein),脂肪(fat),色氨酸(trytophan)。
性味
味甘;淡;性凉
归经
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;清热利尿。主肺热咳嗽;小便热痛
用法用量
内服: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清肺利尿的功能。用于肺热咳嗽,小便赤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竹芋
别名
结粉、山百合
来源
竹芋科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.,以块茎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
性味
甘、淡,凉。
功能主治
清肺,利尿。主治肺热咳嗽,小便赤痛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蒿
- 心叶秋海棠
- 狗脊贯众
- 小对叶草
- 关木通
- 过塘蛇
- 高原点地梅
- 血党
- 鬼目
- 砖子苗
- 鸡子白
- 白鱼尾
- 血余炭
- 冰草白穗
- 小叶眼树莲
- 甘肃土当归
- 狭叶垂头菊
- 白茎鸦葱
- 马齿苋子
- 银叶树
- 狗爪樟皮
- 毛叶木通
- 白鱼
- 豆角柴
- 峨嵋耳蕨
- 苦竹笋
- 竹菌
- 驹胞衣
- 矮地茶
- 凹裂毛麝香
- 鹅肠草
- 血桐
- 不灰木
- 掌裂蟹甲草
- 管仲
- 柘木白皮
- 高良姜
- 狗毛草
- 西藏野花椒
- 钩凝菜
- 白蜡花
- 鸡嗉
- 竹鱼
- 鹅涎
- 白药
- 阿尔泰扭藿香
- 鹅臎
- 山梅花根皮
- 西瓜皮
- 甘土
- 鹅腿骨
- 海底柏
- 空桶参
- 血满草
- 芦荟根
- 舌状蜈蚣藻
- 篦子草
- 岗梅
- 栾犀
- 波叶紫金牛
- 水柏枝
- 三叶乌蔹莓
- 瓦草
- 紫金砂
- 潮风草
- 白芷叶
- 粘毛黄花稔
- 鳢鱼血
- 大羊角瓢
- 猕猴肉
- 檵花叶
- 顺地红
- 大过路黄
- 紫红鞭
- 金铁锁
- 半边莲
- 帘子藤
- 桑柴灰
- 泡桐叶
- 白英
- 九连灯
- 大山黧豆
- 冷蕨子草
- 红鸡踢香
- 桑黄
- 竹(鼠留)子油
- 豹肉
- 两广瘤足蕨
- 白肚
- 长管蝙蝠草
- 越橘
- 大花素馨花
- 猕猴梨叶
- 薯良
- 蟾蜍
- 赤沙糖
- 头花猪屎豆
- 山兵豆
- 阔叶水竹叶
- 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