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木耳
《中华本草》:红木耳
拼音注音
Hónɡ Mù ěr
别名
红靛、一口红、汉宫秋、红叶苋
出处
出自《泉州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esine herbstii Hook.f.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粗壮,带红色,高达1m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2-3cm,有贴生毛或近无毛;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-5cm,先端深凹或2裂,基部近截形,全缘,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5-6对拱形的侧脉,如为绿色或暗绿色则有黄色叶脉。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组成圆锥花丛;单性异株,花极小,白色或淡黄色;每花通常有3苞片,花被小,长约1.5mm,5裂;雄花的雄蕊通常5枚,花丝仅于基部合生;雌花花被基部有1环密生的白绵毛,不育雌蕊合生成浅杯状,子房卵圆形,花柱极短,柱头常2裂。胞果球形,侧扁,不裂。种子近肾形,种皮壳状,光亮。花、果期9月至翌年3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畏寒冷。好向阳、高燥地势,忌湿涝。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。[br]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。选带2个节的嫩枝顶端作插穗。[br]温度保持在15~25℃。冬季应在温室内越冬。
生境分布
我国上海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,栽培者为雌株,不结果实。原产巴西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长可达1m。茎红色,圆柱形,有分枝,节部膨大。叶具长柄,完整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-5cm,先端凹,基部截形,鲜时紫红色,叶脉色淡,侧脉拱形;有些叶片呈绿色或暗绿色,有黄色的叶脉,干后是枯绿色。[br]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,花极小,白色或淡黄色,常已脱落。
性味
甘;微苦;性凉
归经
肝;大肠经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清热利湿;解毒。主吐血;衄血;咳血;便血;崩漏;痢疾;泄泻;湿热带下;痈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~30g,鲜品30~60g;或捣汁。[br]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《泉州本草》:孕妇忌用。
各家论述
1.《泉州本草》: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嗽带血,血气燥热。2.治咳血,痢疾。(福建)。3.《文山中草药》:舒筋活血,调经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鼻衄,痛经,骨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红木耳
拼音注音
Hónɡ Mù ěr
别名
红靛、一口红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紫红色,高1~2米。单叶对生;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~5厘米,先端深凹或2裂,基部近截形,稍下延成耳状,边缘波状,稍内卷,叶面稍卷曲不平,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拱形的侧脉,有时叶脉呈绿色或暗绿色;叶柄长约3厘米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具柄;小花多数;苞片通常每花3枚;花被5裂,长约1.5毫米,白色或淡黄色;雄蕊5,花丝基部合生;柱头2~3枚。胞果不开裂。种子1颗。
生境分布
生于田野或栽于庭园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微甘,凉。
①《泉州本草》:"淡微甘,性凉,无毒。"
②苦,凉。(福建)
功能主治
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血,创伤出血,痢疾,痛经。
①《泉州本草》:"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嗽带血,血气燥热。"
②治咳血,痢疾。(福建)
③《文山中草药》:"舒筋活血,调经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鼻衄,痛经,骨折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注意
《泉州本草》:"孕妇忌用。"
复方
①治吐血,衄血:鲜红木耳,每次一两,水煎泡乌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咳嗽带血:鲜红木耳(单用叶亦可),每次一两半至二两,合猪半赤白肉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③治创伤出血:红木耳、冰糖各三钱,炖服。(福建)
④治痢疾:鲜红木耳叶一两,捣汁,调红糖服。(福建)
⑤治皮肤燥痒:红木耳全草或叶,每次二两,合猪肚油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弹树枝
- 石蛇
- 青酒缸
- 紫玉簪
- 羊黄
- 秤砣梨根
- 山芭蕉子
- 多鳞鳞毛蕨
- 鹿蹄肉
- 箬叶
- 树花
- 鲱鱼籽
- 秤杆草
- 紫花芥子
- 粘毛黄花菍
- 猪苓
- 大草乌
- 广西过路黄
- 大皂角
- 小茅香
- 箭杆七
- 小青藤香
- 水田碎米荠
- 白木
- 臭冷杉
- 秤钩风
- 鼋甲
- 百味叶
- 三出叶委陵菜
- 剑叶耳草
- 穿石藤
- 穿根藤
- 翼核果
- 九里香
- 肥皂荚
- 夹竹桃
- 花蜘蛛
- 白冷草
- 红花青藤
- 黄海葵
- 台湾榕
- 百齿卫矛
- 臭菘种子
- 过路惊
- 石刁柏
- 粗叶耳草
- 大杜鹃
- 鸡脑
- 鳕鱼鳔
- 桃耳七
- 柳叶亚菊蒿
- 黄芽白菜
- 细叶防风
- 地柏枝
- 鲤鱼目
- 心叶风毛菊
- 柘木
- 滇绣球
- 雪上一枝蒿
- 三加皮
- 臭茉莉叶
- 两头尖
- 遍地金
- 刺楸
- 七里香
- 海仙人掌
- 剑麻
- 长叶丹参
- 臭油果
- 蛤壳
- 铁灯兔耳风
- 肿节风
- 灯笼果
- 骆驼黄
- 山樱桃
- 野鸡脑
- 大豆黄卷
- 山高粱
- 青蒿
- 新疆一支蒿
- 茴香虫
- 地乌
- 牛肝菌
- 海底柏
- 乌蔹莓
- 鲎壳
- 山羊肝
- 椒蒿
- 黄多孔菌
- 瓮菜癀
- 柔软石韦
- 九眼独活
- 锈毛络石
- 芜荑
- 驴耳朵草
- 乌鸦
- 五叶薯
- 蒙莸
- 扭肚藤
- 野火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