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古特马尿泡
《*辞典》:唐古特马尿泡
拼音注音
Tánɡ Gǔ Tè Mǎ Niào Pào
别名
马尿泡、羊尿泡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唐传尕保(藏名)。
出处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唐古特马尿泡的种子及根。秋季果熟时采种子,晒干;9~10月挖根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粗壮,肉质。茎直立,短租,被稀疏柔毛或腺毛。叶互生,近基部莲座状,叶片长椭圆形,长6~2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钝,全缘或有缺刻,两面被疏柔毛或腺毛,边缘较多;叶柄有翅。花序柄腋生,有花1~3朵,黄色;萼圆筒形,长约1厘米,有短钝齿5,结果时迅速增大而成一椭圆形的囊,具纵肋和网脉;花冠管状,长2厘米,藏于膨大的花萼内;雄蕊5,内藏;花盘环状,于子房下肿胀;子房2室,胚珠极多数。蒴果球形,尿泡状,环裂。种子黑褐色,肾形,略扁平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、砂砾地及较干旱的草原、路旁。分布四川、青海、甘肃等地。
化学成分
植物含天仙子胺等生物碱。
性味
苦辛,寒,有毒。
①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苦,寒。"
②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苦,寒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镇痛消肿。治消化道痉挛性疼痛,疮毒,癌瘤及皮肤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分。外用:煎水洗或酒精浸涂患处。
复方
治无名肿毒:马尿泡一两。水煎外洗患处,一日三次;或用75%酒精浸泡数日后外搽患处,一日三次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假蒟果穗
- 五叶藤
- 九子不离母
- 狼毒
- 棕板
- 鹭鸶兰
- 扶桑金星蕨
- 大头茶
- 葡萄
- 刺莓果
- 补血薯
- 金腰子
- 羊角拗子
- 镰叶瘤足蕨
- 鳕鱼骨
- 水苦荬
- 苎麻梗
- 醉鱼草花
- 青溪鳞毛蕨
- 麻叶绣球果
- 咸秋石
- 魿鱼
- 狼油
- 牛心补
- 轮环藤
- 臭梧桐
- 短穗兔耳草
- 羊齿天冬
- 齿瓣延胡索
- 昆明鸡血藤
- 蛤蜊
- 栲栗果壳
- 尖叶川黄瑞木
- 大花剪秋罗
- 波叶紫金牛
- 白猪母菜
- 麦瓶草
- 红果参
- 过腰蛇
- 软骨过山龙
- 路旁菊
- 化香树
- 扭肚藤
- 毛桤
- 蔷薇根
- 淡菜
- 水百合
- 石斑鱼
- 金橘叶
- 牛胞衣
- 鲥鱼
- 小叶野决明
- 竹叶莲
- 簕欓
- 大马蹄蕨
- 直杆蓝桉叶
- 胡枝子根
- 横经席叶
- 黄鼠肉
- 刺梨
- 牛耳朵
- 花椒根
- 鸡冠子
- 空心莲子草
- 酸果藤
- 毒箭羊角拗
- 山杨树皮
- 豆豉草
- 沙枣花
- 红花岩松
- 庐山石韦
- 龙船花
- 衣鱼
- 藏丁香
- 水细辛
- 豆腐渣
- 羊须
- 赶黄草
- 芒花
- 南天仙子
- 蝶毛菌
- 松叶
- 杜鹃花果实
- 泽泻叶
- 刺黄柏
- 峨参叶
- 珍珠莲
- 墙草
- 生姜汁
- 桃枝
- 细轴荛花
- 狼把草根
- 穗花杉种子
- 胡萝卜叶
- 岩黄连
- 花姬蛙
- 黑骨走马
- 赤链蛇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羊舌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