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古特马尿泡
《*辞典》:唐古特马尿泡
拼音注音
Tánɡ Gǔ Tè Mǎ Niào Pào
别名
马尿泡、羊尿泡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唐传尕保(藏名)。
出处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茄科植物唐古特马尿泡的种子及根。秋季果熟时采种子,晒干;9~10月挖根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35厘米。根粗壮,肉质。茎直立,短租,被稀疏柔毛或腺毛。叶互生,近基部莲座状,叶片长椭圆形,长6~2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钝,全缘或有缺刻,两面被疏柔毛或腺毛,边缘较多;叶柄有翅。花序柄腋生,有花1~3朵,黄色;萼圆筒形,长约1厘米,有短钝齿5,结果时迅速增大而成一椭圆形的囊,具纵肋和网脉;花冠管状,长2厘米,藏于膨大的花萼内;雄蕊5,内藏;花盘环状,于子房下肿胀;子房2室,胚珠极多数。蒴果球形,尿泡状,环裂。种子黑褐色,肾形,略扁平。
生境分布
生于高山、砂砾地及较干旱的草原、路旁。分布四川、青海、甘肃等地。
化学成分
植物含天仙子胺等生物碱。
性味
苦辛,寒,有毒。
①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辛苦,寒。"
②《青藏高原药物图鉴》:"苦,寒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镇痛消肿。治消化道痉挛性疼痛,疮毒,癌瘤及皮肤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分。外用:煎水洗或酒精浸涂患处。
复方
治无名肿毒:马尿泡一两。水煎外洗患处,一日三次;或用75%酒精浸泡数日后外搽患处,一日三次。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螺厣草
- 野黄皮
- 山茱萸
- 山大刀
- 水百合
- 一把香
- 土香薷
- 羊屎木
- 白叶藤
- 塘虱鱼
- 野塘蒿
- 土木香
- 百味参
- 野樱桃
- 太白韭
- 药绿柴
- 野木耳菜
- 祁州一枝蒿
- 全缘榕
- 台湾牛奶菜
- 土香榧
- 扁蒲扇
- 野槟榔
- 土一枝蒿
- 一年蓬
- 黄瑞木
- 盐匏藤
- 荞麦秸
- 田螺厣
- 硬皮马勃
- 金线兰
- 千只眼
- 荫风轮
- 北沙参
- 野猪黄
- 七角枫
- 野草香
- 羊山刺
- 玉米黑粉
- 百解藤
- 洋草果
- 千打锤
- 百里香
- 土党参
- 百药煎
- 扁轴木
- 太白贝母
- 布狗尾
- 田高粱
- 宽卵叶山蚂蝗
- 云南柴桂
- 变异鳞毛蕨
- 云锦杜鹃
- 羽叶丁香
- 羽叶山蚂蝗
- 缘毛筋骨草
- 百解马兜铃
- 白花丁香
- 白云瓜花
- 百花锦蛇
- 白花油麻藤
- 白三百棒
- 一口红
- 巴东岩白菜
- 野西瓜苗
- 土红苓
- 白九股牛
- 白山蓼
- 云南蕊木
- 白云瓜皮
- 柏根白皮
- 强壮莲座蕨
- 墙草根
- 土黄连
- 药用小阴地蕨
- 北丝石竹
- 秃叶红豆树
- 白绿叶果实
- 枪刀药
- 宽叶杜香
- 白萆薢
- 桃枝
- 云南红豆蔻
- 白暨豚
- 台蘑
- 调经草
- 白酒草
- 桐叶千金藤
- 屈头鸡根
- 野决明
- 天萝水
- 天青地白
- 白金果榄
- 田野卷耳
- 条叶猪屎豆
- 银朱
- 枪刀菜根
- 云木香
- 云芝
- 土密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