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瓜
《*辞典》:土瓜
拼音注音
Tǔ Guā
别名
土蛋(《遵义府志》),滇土瓜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山土瓜(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)。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块根。秋季采挖,洗去泥沙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缠绕草本。块根球形或卵圆形,表皮红褐色或黄白色,有乳状粘液。茎细长,无毛。叶互生;柄长0.9~2.1厘米;叶宽卵圆形、椭圆形或矩圆形,长3~5厘米,宽1.4~3.5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圆形或钝,全缘或具浅波状皱折,两面光滑无毛,或靠基部边缘有柔毛。花单生叶腋或哎聚伞花序;花梗长为叶柄的3倍,近顶端有小苞片2;萼片5,卵圆形;花冠黄色,漏斗状,径3~4.5厘米,长约4厘米;雄蕊5,花药白色,椭圆形;雌蕊1,子房上位,基部附着黄色蜜腺,花柱长于花丝。蒴果扁球形,内具种子多粒。花期夏、秋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产云南。
形状
干燥的块根多已切成厚约5毫米的圆片,切面黄白色,呈粉性,质地较疏松,有干缩皱纹。周围根皮菲薄,外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,粗糙。气微,味微甜。以干燥、色白、不碎为佳。
性味
《滇南本草》:"甘,平。"
归经
《滇南本草》:"红土瓜入脾、胃二经。白者入肺经。"
功能主治
清肝利胆,润肺止咳。治黄疸,慢性肝炎,肺热咳嗽,下血,乳少,带下,小儿疳积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有红白两种。红者治妇人赤白带下,通经解热;治咳嗽,肺经结热成痈,亦治妇人乳结不通,阴阳不分,子宫虚冷,男子精寒;又健脾胃而生津液,生食止呕疗饥;补脾,解胃热,宽中,利小便,止大肠下血:白者治肺热,消渴,利小便;治肺痈咳嗽,通乳汁。"
②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:"平肝,清肝热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4~5钱;或生啖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慢性肝炎:红土瓜一两。红糖或蜂蜜为引,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②治膀胱偏坠气疼,或一子大硬:土瓜皮点水酒煎汤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③治小儿疳积,疝气:红土瓜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④治火烫伤:鲜红土瓜根捣烂外敷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土瓜
拼音注音
Tǔ Guā
别名
土蛋、滇土瓜、山土瓜、红土瓜、山红苕、野红苕、山萝卜
英文名
Root of Yunnan Morning glory, Mountain Morning glory
出处
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块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rremia hungaiensis (Lingelsh.et Borza)R.C.Fang [I pomoda hungaiensis Lingdlsh.et Borza]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块根,除去泥土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rremia hungaiensis (Lingelsh.et Borza)R.C.Fang [I pomoda hungaiensis Lingdlsh.et Borza]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块根,除去泥土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土瓜多年生缠绕草本,长达1m左右。块根大,球形、卵圆形、椭圆形不等,单个或2-3个成串,表皮红褐色、暗褐色或肉白色,有乳状粘液。茎细长,圆柱形,有细棱,大多旋扭,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0.8-3.5cm,被短柔毛;叶片椭圆形、卵形或长圆形,长2.5-11.5cm,宽1.5-5cm,先端钝,微凹,具小短尖头,基部钝圆或楔形或微呈心形,边缘微啮蚀状或近全级,两面无毛,在部钝圆或楔形或微呈心形,边缘微啮蚀状或近全缘,两百无毛,仅叶片基部被少数缘毛;侧脉5-6对,有时带紫色。花单生叶腋或成简单的聚伞花序,着生2-3朵或数朵花,花序梗长2-6cm;苞片2枚,鳞片状;萼片5,等长或外方2片稍短;花冠淡黄色,漏斗形,长3.5-6cm,瓣中带先端被淡黄色短柔毛;雄蕊5,稍不等长,花丝基部扩大,被毛;花盘环状,子房圆锥状,2室,无毛,柱头2球形,蒴果长圆形,4瓣裂。种子1-4颗,密被棕黑色有丝亲光泽的绒毛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3200m的山区草坡地、灌木丛中或松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块根球形或卵圆形,或切成块片。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,粗糙。块片近圆形,厚约5mm,切面黄白色,有干缩皱纹,周围皮部菲薄。质较疏松,粉生。气微味微甜。以色黄白、不碎者为佳。
性味
甘淡;平
归经
肝;脾;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;除湿;止咳;健脾。主黄疸;慢性肝炎;肺热咳嗽;下血;乳少;带下;小儿疳积;水火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2-15g;或生啖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临床应用
1.《滇南本草》:有红白两种。红者治妇人赤白带下,通经解热;治咳嗽,肺经结热成痈)亦治妇人乳结不通,阴阳不分,子宫虚冷,男子精寒;又健脾胃而生津液,生食止呕疗饥;补脾,解胃热,宽中,利小便,止大肠下血。白者治肺热,消渴,利小便;治肺痈咳嗽,通乳汁。2.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:平肝,清肝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土千年健
- 杠板归
- 杏仁
- 岩扫把
- 猫头
- 桂花枝
- 蚂蚁花根
- 红辣槁树皮
- 银粉背蕨
- 鸭儿芹果
- 括金板
- 单叶铁线莲
- 云雀
- 山蚂蝗
- 金钮扣
- 大苞寄生
- 老鼠耳
- 杉塔
- 沙前胡
- 催吐白薇
- 石豇豆
- 山砂姜
- 假蓝靛
- 牡蛎
- 苎麻
- 女儿红根
- 桃叶
- 花荵
- 丝瓜络
- 笑靥花
- 鹄绒毛
- 生藤
- 天王七
- 小麦
- 青叶胆
- 榛子花
- 雪山鼠尾草
- 蛇胆草
- 茉莉花
- 红蓝地花
- 葛藟叶
- 蛇菰
- 一朵云叶
- 青榨槭
- 岩五加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大一枝箭
- 芡实叶
- 多茎野豌豆
- 吹云草
- 骨把
- 花红叶
- 柿子
- 裂叶心翼果
- 枳椇木汁
- 燕窝
- 鸭脚木叶
- 野鸦椿叶
- 藜
- 线叶蚤缀根
- 木蹄
- 母猪菜
- 猪屎豆
- 腊雪
- 美味牛肝
- 杉木油
- 赤胫散
- 卷耳
- 地丁
- 西红柿
- 雀翘
- 獾油
- 土大黄叶
- 象皮
- 麻栎
- 钓鱼竿
- 大皂角
- 费菜
- 一点红
- 枫寄生
- 煅石膏
- 栗毛球
- 虎杖叶
- 向日葵花盘
- 林荫千里光
- 苜蓿
- 江珧柱
- 白背叶根
- 九龙藤
- 附地菜
- 覆盆子
- 柃木
- 爬藤榕
- 马勃
- 酸水草
- 花椒叶
- 满山红油
- 蛇王藤
- 大叶紫薇
- 蝮蛇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