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参
《中华本草》:太白参
拼音注音
Tài Bái Shēn
别名
煤参、太白洋参、黑洋参、太白阳参、黑参、黑白参
英文名
Rhizome of David Woodbetony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、美观马先蒿、邓氏马先蒿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edicularis dauidii Franch.2.Pdeicularis decora Franch.3.Pedicularis dunniana Bonati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晾干。
原形态
1.大卫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,高15-30cm,高者可达50cm。根粗大,多自根颈下发出2-4条侧根,粗线形式略作纺锤形,长约7cm,肉质,须根多,束生于根茎四周。根茎短,直立。茎单出或自根茎上端发出多条。叶在茎下部者多假对生,上部者互生;基生叶或茎下部的具长柄,长可达5cm,扁平,沿中肋具狭翅;叶片膜质;卵状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表,长约7cm,宽约2cm,羽状全裂,裂片羽状浅裂或半裂,边缘有重锯齿,齿端有小刺尖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13-18cm,疏稀;苞片叶状,上部的比萼短,3深裂;花梗短,长1.5-3mm,纤细,密被短毛;萼膜质,卵状圆管形,前方开裂至管沟中部或更深,3齿裂,后方的1枚较小而钻形,其余的条形,均全缘;花冠紫色或红色,长12-16mm,筒伸直,盔的直立部分在自身的轴上扭旋两整转,复在含有雄蕊部分的基部强烈扭折,使喙指向后方,卷成半环状,端2浅裂,下唇大,中裂片小,宽倒卵形。蒴果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约10mm,宽4-5mm,两室极不等。花期6-8月,果期8-6月。2.美观马先蒿 主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,高1m左右。根状茎多少伸长而具节成木质鞭状。叶无柄,抱茎;叶片条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,长10cm,宽2.5cm,羽状深裂,裂片达20对。萼有密腺毛,很小,长3-4mm,齿三角形而小,近全缘;花冠黄色,花冠筒长1.2cm;花柱自喙端伸出。蒴果卵圆形,稍扁,长1.4cm,宽大0.8cm,两室相等,端有刺尖。3.邓氏马先蒿 主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60cm。全株被褐色或带白色长毛。根茎粗状,肉质,细鞭状。茎圆状,粗壮,上部有分枝,带紫红色。叶片长披针形,羽状深裂至距中脉1/4处,裂片披针状长圆形,了多每边15枚。穗状花序生,长达20cm,有腺毛;萼长7mm,有密腺毛;花冠淡黄色,较大,有毛,盔的直立部分向前弯曲,含雄蕊的部分转折向前作舟状,下喙有长毛。蒴果卵状长圆形,长1.7cm,宽0.9cm,两室相等,有小凸尖。花期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750-3500m的沟边、路旁及草地上。2.生于海拔220-2700m的荒草坡及疏林中。3.生于海拔3400-3700m的山坡及林下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2.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3.分布于陕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温;小毒
功能主治
滋阴补肾;益气健脾。主脾肾两虚;骨蒸潮热;关节疼痛;不思饮食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(大剂量30-60g)。
注意
1.《纲目拾遗》:“食之多吐人,其性劣。”2.《陕西中草药》:“反藜芦。忌生冷饮食及浆水。”
各家论述
1.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补虚,健脾胃,消炎止痛。2.《陕西中草药》:滋阴补肾,补中益气,健脾和胃。治身体虚弱,肾虚骨蒸潮热,关节疼痛,不思饮食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太白参
拼音注音
Tài Bái Shēn
别名
太白洋参、黑洋参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玄参科植物大卫马先蒿、粗野马先蒿、邓氏马先蒿、美观马先蒿等的根茎。秋季采收,晾干。
原形态
①大卫马先蒿
多年生草本,干后稍变黑色,高50~100厘米。根粗壮,黄白色,肉质。茎圆柱形,具棱角,中空。叶互生,卵状长圆形,一般长约7厘米,宽约2厘米,下部的叶较大,羽状全裂;裂片线状长圆形,边羽状浅裂,2次裂片卵形,边有重锯齿;基生叶及下部叶有长柄。总状花序顶生;花梗短,纤细;萼膜质,卵状圆筒形而偏斜,萼齿3枚;花冠黄色,长约为萼的两倍,盔的直立部分在自身的轴上扭旋,覆在含有雄蕊部分的基部强烈扭折,使其细长的喙指向后方,喙常卷成半环形,或近端处略作S形;下唇大,常与管轴成直角展开,3裂,中裂较小,侧裂为纵置的宽肾脏形。蒴果,椭圆形。花期6~8月。果期8~9月。
多生于高山肥沃土壤中。我国甘肃、陕西有分布。
②粗野马先蒿
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余,多毛。根茎粗壮,肉质。茎圆形。叶互生,披针状线形,长3~15厘米,宽0.8~2.2厘米,羽状深裂,裂片长圆形至披针形,缘有重锯齿,两面均有毛;无柄。花序长穗状,长汰30厘米以上,其毛多具腺点;萼狭钟形,密被白色腺毛,萼齿5,卵形而有锯齿;花冠白色,花管长约为萼的2倍或稍多,密被毛,盔的上部紫红色,额部黄色,下唇裂片3,有长缘毛;花丝无毛;花柱不伸出。蒴果宽卵圆形,长13毫米,先端有刺尖。种子肾脏椭圆形:花期7~8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于草坡或灌丛中。分布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
③邓氏马先蒿
多年生草本,全株被长毛,高可达160厘米。根茎粗壮肉质,以较细的鞭状根茎连接于根颈,根颈周围生有稠密的须根一丛。茎圆柱状,粗壮,上部带紫红色。叶互生,长披针形,羽状深裂至距中脉1/4处,裂片披针状长圆形,最多每边15枚,有小裂或重锯齿,两面有疏毛。穗状花序长达20厘米,多腺毛;萼有密腺毛,有锯齿;花冠较大,黄色,长达20毫米,管长12毫米,有毛,盔的直立部分稍向前弓曲,含雄蕊的部分转折向前作舟状,下缘有长毛;下唇与盔等长。蒴果卵状长圆形。花期3~6月。
生于高山坡。分布陕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④美观马先蒿
多年生草本。茎有白色疏长毛。叶线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,萼较小,常在4毫米以下,极少达5.5毫米,共齿多少狭三角形而几全缘;花管一般较细长,多为萼的3倍;花柱自喙端伸出。蒴果卵圆而稍扁。
生于草坡及疏林中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微苦,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补虚,健脾胃,消炎止痛。"
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滋阴补肾,补中益气,健脾和胃。治身体虚弱,肾虚骨蒸潮热,关节疼痛,不思饮食。"
用法用量
内服煎汤,3~5钱(大剂量1~2两);或炖肉服。
复方
①治体虚头晕:太白参,党参各五钱,细辛一钱。水煎服。(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骨蒸潮热,周身关节疼痛:太白洋参四两至半斤,炖猪肉或猪蹄,分数次食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万寿菊
- 桐皮
- 天泡子
- 天生草
- 乌棒子
- 桃枝
- 田螺壳
- 白云瓜
- 藤檀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乌桕叶
- 榆树
- 菟丝草
- 天目木姜叶
- 田旋花
- 秃疮花
- 万丈深
- 田葱
- 万年青叶
- 甜瓜叶
- 桃金娘花
- 太白米
- 桐子花
- 山荸荠
- 天脚板果
- 桂花跌打
- 广防风
- 天鹅毛
- 太白丽参
- 藤子甘草
- 乌泡刺
- 乌脚枪
- 太白韭
- 桃叶蓼
- 葶苈子
- 乌榄
- 桃花
- 糖荠
- 诃子叶
- 藤梨根
- 托盘
- 糖芥
- 桃胶
- 甜远志
- 胎生铁角蕨
- 乌药
- 乌药叶
- 天蓝苜蓿
- 万年柏
- 田唇乌蝇翼
- 白山苔
- 头顶一颗珠
- 太白小紫菀
- 甜果藤
- 天竺桂
- 乌榄仁
- 甜杏仁
- 乌灵参
- 天青地红
- 菟丝子
- 藤五加
- 田螺
- 藤黄连
- 万寿菊花
- 乌当归
- 桃茎白皮
- 天脚板
- 紫草
- 天茄子
- 乌蔹莓
- 甜瓜茎
- 太白菊
- 太阳海星
- 苔水花
- 苔菜
- 天浆壳
- 积雪草
- 桃仁
- 涩草
- 桐木
- 天葵子
- 柏树叶
- 天萝水
- 乌桕木根皮
- 檀香油
- 藤本夜关门
- 桐叶
- 田螺厣
- 乌藨连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天王七果实
- 秃房茶子
- 天葵草
- 乌奴龙胆
- 太白鹿角
- 桃叶
- 万年青根
- 乌头叶蛇葡萄
- 藤麻
- 螳螂跌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