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麻
《中华本草》:紫麻
拼音注音
Zǐ Má
别名
小麻叶、水麻叶、柴苎麻、白水苎麻、大毛叶、火麻条、小青麻、水麻泡、野麻、假山麻、雪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紫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ocnide frutescens(Thunb.)Miq.[Ur-tica frutescens Thunb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1-3m。分枝上部生短伏毛。叶互生,多生于茎或分枝的顶部或上部;叶柄长1-4cm;托叶披针形,早落;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4-12cm,宽1.7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牙齿,上面粗糙,疏生短毛,枝条上部叶的下面常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,下部叶的下面疏生短毛,钟乳体点状;基生脉3条。雌雄异株;花小,无柄,簇生于落叶腋部或叶腋;雄花的花被片3,卵形,长约1.5mm,雄蕊3;雌花序球形,直径约3mm,近无柄,花被管状,柱头盾形,密生一簇长毛。瘦果卵形,长约lmm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溪边、林下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株有毛,长达lm。茎上有棱槽。叶皱缩,展平后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2cm,宽1.7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;叶柄长1-4cm。果实卵形。气微,味微甜。
性味
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行气活血;透疹。主感冒发热;跌打损伤;牙痛;麻疹不透;肿疡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水煎含漱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麻
拼音注音
Zǐ Má
别名
大麻叶、火水麻子、天青地白、野麻、大叶麻、大毛叶
来源
荨麻科紫麻Oreocnide frutescens (Thunb.)Miq. [O. fruticosa (Gaud.)Hand.-Mazz.],以根、叶、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行气,活血。
跌打损伤:根泡酒或配方。
牙痛:熬水噙。
小儿麻疹发热:外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柿叶
- 猫须草
- 金鸡尾
- 马鞭石斛
- 木蓝
- 干岩矸
- 银叶柳
- 小果千金榆
- 野茉莉
- 一口红
- 冬瓜
- 多刺绿绒蒿
- 蛇藤
- 苜蓿根
- 景天三七根
- 大散血
- 大金银花
- 葱汁
- 双飞蝴蝶
- 黄锁梅
- 匙叶五加
- 山橿根
- 野荔枝
- 乌鸡骟
- 毛千屈菜
- 虾子草
- 蔷薇花
- 灰树花
- 苦瓜
- 红门兰
- 小地柏
- 竹叶参
- 鸡头
- 香茅花
- 大叶桉
- 毛冬瓜根
- 石菖蒲花
- 四块瓦
- 透骨草
- 毛轴碎米蕨
- 章鱼
- 盘龙参
- 一匹草
- 山花生
- 桐油
- 鸭皂树皮
- 大枣
- 满天星
- 木通七叶莲
- 倒挂牛
- 海鹞鱼肝
- 红辣树根
- 兔肝
- 算盘七
- 血藤
- 慕荷
- 石面枇杷
- 钩苞大丁草
- 黄花地锦苗
- 丽江青木香
- 黑大艽
- 老虎耳
- 桂花露
- 狗哇花
- 母猪藤根
- 娃娃鱼
- 盐匏藤
- 野猪头骨
- 三尖杉
- 蛞蝓
- 三筒管
- 尖叶子打虫药
- 水曲柳
- 戟叶石苇
- 麦刺藤叶
- 钝齿青荚叶
- 黄多孔菌
- 厚朴果
- 巴旦杏仁
- 牛耳枫
- 月季花根
- 剑花
- 牛尾泡
- 大发表
- 杏仁
- 象骨
- 戴星草
- 埋博树
- 蒌蒿
- 露水草
- 一皮草
- 水棘针
- 小叶买麻藤
- 红轮千里光
- 臭菘种子
- 茜草茎
- 水蛇
- 羖羊角
- 菰
- 罗汉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