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麻
《中华本草》:紫麻
拼音注音
Zǐ Má
别名
小麻叶、水麻叶、柴苎麻、白水苎麻、大毛叶、火麻条、小青麻、水麻泡、野麻、假山麻、雪果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紫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ocnide frutescens(Thunb.)Miq.[Ur-tica frutescens Thunb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1-3m。分枝上部生短伏毛。叶互生,多生于茎或分枝的顶部或上部;叶柄长1-4cm;托叶披针形,早落;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4-12cm,宽1.7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牙齿,上面粗糙,疏生短毛,枝条上部叶的下面常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,下部叶的下面疏生短毛,钟乳体点状;基生脉3条。雌雄异株;花小,无柄,簇生于落叶腋部或叶腋;雄花的花被片3,卵形,长约1.5mm,雄蕊3;雌花序球形,直径约3mm,近无柄,花被管状,柱头盾形,密生一簇长毛。瘦果卵形,长约lmm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溪边、林下湿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陕西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株有毛,长达lm。茎上有棱槽。叶皱缩,展平后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2cm,宽1.7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;叶柄长1-4cm。果实卵形。气微,味微甜。
性味
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行气活血;透疹。主感冒发热;跌打损伤;牙痛;麻疹不透;肿疡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水煎含漱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麻
拼音注音
Zǐ Má
别名
大麻叶、火水麻子、天青地白、野麻、大叶麻、大毛叶
来源
荨麻科紫麻Oreocnide frutescens (Thunb.)Miq. [O. fruticosa (Gaud.)Hand.-Mazz.],以根、叶、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行气,活血。
跌打损伤:根泡酒或配方。
牙痛:熬水噙。
小儿麻疹发热:外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番杏
- 马鞭石斛
- 舞草
- 芭蕉花
- 七星鱼
- 甘遂
- 柳屑
- 地肤子
- 水毛花
- 番红花
- 香石藤
- 芸苔子
- 小喇叭
- 鹰头
- 鹌鹑蛋
- 凤凰木
- 赤扬
- 长年兰
- 羊角草
- 岩石羊
- 鲛鱼皮
- 血人参
- 鸡爪花
- 羊蹄甲
- 萝芙木
- 水茴香藻
- 散尾葵
- 蓖麻蚕
- 红瑞木
- 蚂蝗七
- 少年红
- 桂花
- 相思藤
- 瓮菜癀
- 东方乌毛蕨叶
- 蚂蚁花根
- 地五泡藤
- 绿绒蒿
- 莲座蓟
- 簕苋菜
- 蓝猪耳
- 鸡血七
- 瑞香叶
- 香蒲
- 蚬肉海棠
- 雷丸
- 牡蛎肉
- 大沙叶
- 红楠
- 补血草
- 鬼灯笼
- 蛇胆
- 穇子
- 漆大姑根
- 鸡嗉子根
- 野升麻
- 决明子
- 华南胡椒
- 蔓荆子
- 倒触伞
- 黄海葵
- 松木皮
- 荔枝叶
- 山豆根
- 珍珠伞
- 芦子兰
- 蓼大青叶
- 鸭脚茶
- 蛇莓
- 鹦鹉
- 马蹄草
- 家独行菜
- 山葡萄
- 龙眼叶
- 猩猩木
- 干檀香根
- 挖耳草根
- 腊瓣花
- 土丹参
- 狗骨节
- 小麦麸
- 昆明堇菜
- 油菜子油
- 博落回
- 小花清风藤根
- 狐肝
- 刺槐
- 木香子
- 马蹄根
- 金鱼草
- 岳桦
- 毛桤
- 金耳环
- 杜仲藤
- 鹿藿
- 兰石草果
- 欧李
- 红牛皮菜
- 苏铁根
- 刺蓬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