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萼草
《中华本草》:明萼草
拼音注音
Mínɡ è Cǎ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中华孩儿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ungia chinensis Benth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中华孩儿草 草本,高达70cm。茎上部直立,具棱,棱上具短柔毛,基部斜卧,节上生不定根。叶对生;叶柄长5-10mm;叶片椭圆形至椭圆形,长2.5-8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均被刚毛。穗状花序疏松,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,长1-3cm,果期可长达5cm;苞片椭圆形至匙形,长约8mm,疏被短柔毛,具膜质边;萼5深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,长约4mm;花冠淡紫蓝色,长约1.5cm,花冠2唇形,上唇直立,微裂或全缘,下唇3浅裂;雄蕊2,花药2室,下部一室有距。蒴果短,长6mm,开裂时胎座由基部弹起,射出种子。种子4颗,有毛。花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较潮湿的山坡、林缘、路边、溪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
性味
味微苦;辛;性寒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利湿角毒。主风热感冒;咖啡肿痛;肺热咳嗽;疳积;痢疾;水肿;疔疮痈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虫牙药
- 谷芽
- 九龙盘
- 鸢脑髓
- 柠条籽
- 驳骨草
- 礜石
- 铁苋
- 紫阳花
- 蛇疙瘩
- 梨
- 鸡脚莲
- 金榭榴
- 血当归
- 水胡满
- 玉柏
- 通花根
- 铁落
- 竹节草
- 水晶兰
- 齿缘草
- 葱实
- 大块瓦
- 刀豆壳
- 红旱莲
- 过山青
- 罗布麻
- 糠谷老
- 紫堇
- 松树皮
- 小九节铃
- 中间骨牌蕨
- 马蹄草
- 牛筋条
- 水黄杨木
- 榼藤子
- 苦杏仁
- 吴茱萸根
- 蜈蚣藤
- 万年青花
- 蜈蚣七
- 吕宋楸毛
- 五爪金龙花
- 苦楝花
- 苦荞头
- 阔齿兔唇花
- 李树叶
- 昆明山海棠
- 款冬花
- 苦参实
- 苦壶卢
- 苦菜花子
- 苦葛花
- 葵花大蓟
- 苦丁茶
- 苦地胆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五香藤
- 糠油
- 苦丁
- 苦天茄叶
- 亮叶茉莉
- 岭南花椒根
- 柳穿鱼
- 乌梢蛇
- 苦茄
- 兰花石参
- 乌榄仁
- 苦壶卢花
- 括金板
- 苦石莲
- 乌榄
- 无爷藤
- 万年青叶
- 豌豆
- 柯榔木
- 苦刺
- 枯萝卜
- 苦竹根
- 苦瓜藤
- 丽春花
- 六月合
- 五指毛桃根
- 苦蒿
- 万年藓
- 白鹇
- 万寿菊叶
- 瓦草
- 乌桕子
- 栲栗
- 榼藤
- 苦蘵根
- 蜈蚣藻
- 扛板归根
- 昆明堇菜
- 空心花
- 乌梅
- 昆明鸡血藤
- 六月瓜
- 五龙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