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叶海桐叶
《中华本草》:光叶海桐叶
拼音注音
Guānɡ Yè Hǎi Tónɡ Yè
别名
一朵云叶
英文名
Leaf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
出处
出自《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研粉用。
原形态
光叶海桐,常绿灌木,高2-3m。上部枝条有时轮生,全株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-10mm;叶片薄革质,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6-10cm,宽1-3.5cm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呈楔形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边缘略呈波状;中脉突出明显。伞形花序1-4枝,生于小枝顶端,通常具花6-13朵;花黄色,径约7mm;花梗长10-15mm,光滑;花萼基部联合,5裂,裂片广卵形,长2mm,光滑,边缘有毛;花瓣5,分离,倒披针形,长8-10mm;雄蕊5,与花瓣互生,长4-7mm;子房长卵形,无毛,花柱长3mm,柱头略增大。蒴果卵形或椭圆形,长2-2.5cm,3瓣裂,每瓣有种子约6颗,果皮薄,革质。种子大,近圆形,长5-6mm,红色。花期4月,果熟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间阴湿夺、山坡、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消肿解毒;止血。主毒蛇咬伤;痈肿疮疖;水火烫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;或干品研末撒。
复方
1、治毒蛇咬伤,疮疖肿毒,过敏性皮炎:鲜一朵云叶捣烂外敷或煎水洗。[br]2、治外伤出血:一朵云叶研粉外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独脚乌桕
- 山羊角
- 九牛力
- 佛葵
- 地红子根
- 秦艽
- 紫玉簪叶
- 辣椒叶
- 石帆
- 芋叶
- 籼米
- 虾子花
- 大唇香科科
- 白蓝翠雀花
- 乌鸦翅羽
- 米麦麨
- 清香桂
- 鄂西天胡荽
- 老虎耳根
- 青鱼
- 水苋菜
- 辉葱
- 细叶泥炭藓
- 银毛委陵菜
- 石筋草
- 锡叶藤
- 二叶舞鹤草
- 蔛草
- 山白果
- 华风车子
- 花蚁虫
- 河蚌
- 地锦
- 五谷虫
- 念珠根黄芩
- 生瓜
- 鬼羽箭
- 银叶柳
- 细锥香茶菜
- 大飞扬
- 干檀香
- 九节风
- 冬青子
- 五脉绿绒蒿花
- 威灵菊
- 芦花
- 小黑牛
- 大石枣
- 厚叶沿阶草
- 阳桃根
- 小苦参
- 八目鳗
- 屏风草
- 虎膏
- 山香圆
- 五色草
- 金刚刺
- 紫青藤
- 藏羚角
- 蜂胶
- 黄背草苗
- 胡桃叶
- 胡桃枝
- 乌药
- 赛繁缕
- 小通草叶
- 石瓜子莲
- 水杨木白皮
- 西南金刚藤
- 熊蕨根
- 小青藤香
- 滇羌活
- 双参
- 虎头蕉
- 海茄子
- 大麻疙瘩
- 帕梯
- 白紫草
- 鹈鹕油
- 小鬼钗
- 桂皮紫萁
- 蘽根
- 家独行菜
- 悬钩根
- 披针叶兔耳风
- 东北蛔蒿
- 地膏药
- 玉簪花
- 山椒草
- 绣球防风
- 九牛造
- 光头稗子
- 狍茸
- 红车轴草
- 鹤肉
- 蒙古山萝卜
- 复生草
- 蛇葡萄根
- 猪肺
- 木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