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马桑
《中华本草》:水马桑
拼音注音
Shuǐ Mǎ Sānɡ
别名
白马桑、水吞骨
出处
《新修本草》载有杨栌木,云:"生篱垣间,一名空疏,所在皆有。"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载半边月,云:"生庐山,小树枝,攒生梢头,叶似绣球花叶而窄,粗纹极类。春开五瓣短筩子花,外白内红,似杏花而尖,多蕊。"观其附图为子房下位,合瓣花,叶对生,结合产地、生境描述及《新修本草》所载枝叶临床功用,上述所指应为本种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半边月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eigela japonica Thunb. Var. sinica (Rehd.) Bailey [Dieruilla japonica (Thunb.) DC.var. sinica Rehd.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半边月 灌叶灌木,高达6m;叶柄长0.5-1.5cm,有毛;叶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稀倒卵形,长5-15cm,宽3-8cm,先端渐尖至长渐尖,基部宽楔形至圆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深绿色,疏生短柔毛,脉上毛较密,下面浅绿色,密被短柔毛。单花或具3朵花的聚伞花序,生于短枝的叶腋或顶端;萼筒长10-12mm,裂片5,条形,长5-10mm,被柔毛;花冠白色或淡红色,花开后逐渐变红色,漏斗状钟形,长2.5-3.5cm,通常有毛,筒基部呈狭筒形,中部以上突然扩大,裂片5;雄蕊5,着生近花冠中部,花丝白色,花药黄褐色;花柱细长,柱头盘形,伸出花冠外。蒴果长圆柱形,长1.5-2cm,先端有短柄状喙,疏生柔毛。种子具狭翅。花期4-6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-1800m的山坡林下、山顶灌丛和沟边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益气;健脾。主所虚食少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炖鸡蛋或猪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马桑
别名
粗糠树、千羊白、白马桑
来源
忍冬科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 Thunb. var. sinica (Rehd.) Bailey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。
功能主治
补虚弱。
用法用量
根3~5钱,炖鸡蛋或猪肉吃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米油
- 二色补血草
- 藤茶
- 岗梅叶
- 指甲兰
- 嫁(虫戚)
- 鹈鹕脂油
- 枳椇子
- 波罗蜜核中仁
- 黑大豆花
- 蓝圆鲹
- 蔗鸡
- 鲸蜡
- 藤本夜关门
- 柠条籽
- 鷩雉
- 皱叶南蛇藤
- 鸡爪竻
- 鸡爪簕
- 鸡血莲
- 露水草
- 堇叶山梅花
- 粗榧子
- 香茅花
- 水红袍
- 疣果冷水花
- 鸡冠花
- 水仙花
- 鸡胆
- 鸡腿堇菜
- 鸡血李
- 鸡公柴果
- 对节树根
- 鲚鱼
- 鸡嗉子根
- 金纽子
- 田麻
- 贯众
- 长白假水晶兰
- 金盏草
- 金耳环
- 亮叶桦
- 薏苡叶
- 鸡腰果
- 石榴叶
- 巨紫堇
- 海螵蛸
- 金线风
- 鲛鱼
- 长叶山竹子
- 鸡蛋壳
- 鸡肉
- 鸡蛋果
- 大榆蘑
- 深裂黄草乌
- 鸡骨柴叶
- 鹅肉
- 法半夏
- 水蕨
- 绵马贯众
- 鸡谷草
- 水曲柳
- 牡荆茎
- 石山花椒
- 尖嘴林檎果
- 金花菜
- 茅膏菜
- 金线草
- 黄花地锦苗
- 臭梧桐子
- 杏叶防风
- 高粱泡根
- 药茴香
- 蛤仔壳
- 鸭脚黄边
- 大叶花椒茎叶
- 金金棒
- 木天蓼根
- 金钟茵陈
- 金线草根
- 狭萼半边莲
- 接气草
- 鸡蹼
- 蚕砂
- 吉祥草
- 惊风草
- 锡矿
- 鼠李根
- 丁香露
- 相思子
- 杏仁
- 没食子
- 金针菜
- 金锦香
- 韭菜
- 锯鲨翅
- 榉树皮
- 君迁子
- 锦鸡儿
- 五叶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