蝼蛄虾
《中华本草》:蝼蛄虾
拼音注音
Lóu Gū Xiā
别名
蝼蛄虾
英文名
mole cricket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蝼蛄虾科动物大蝼蛄虾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pogebia major(de Haan)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捕捉。退潮时,用铁铲于海滩上挖掘,或用毛笔伸入其穴中钩捕。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大蝼蛄虾,体长约100mm以下,小型只有20-30mm。头胸甲侧扁,额角呈宽而短的三角型,其背面隆起部分具有颗粒状空起,突起的周围密生短刚毛,颈沟在头胸甲中部,在头胸甲前侧缘有1刺。氖步足均生有密毛,第1步足呈亚螯状,雄性较大,其掌节背腹两缘均有小齿,腕节背缘有1列小刺,第2步足不呈螯状,第3、第4步足较瘦长,第5步足末端呈小螯状。腹部扁平,雄体没有第1腹肢,雌体的第1腹肢为单肢、细小,第6腹节及尾节均稍向腹面弯曲。体呈土黄色而带浅棕蓝色,腹面白色,卵黄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穴居于浅海及海湾低潮线附近的泥沙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渤海、黄海沿岸。
化学成分
1. 肝含虾青素(astaxanthin)及蝼蛄素、d-胡萝卜素(d-carotene)、鸡油菌黄质、玉米黄质、隐黄素。[br]2. 卵含5-羟色胺(serotonin)、5-羟色胺脱羧酶(5-hydroxytryptophandecarboxylase)。
性味
味甘;微咸;性温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通乳。主产妇乳少
用法用量
内服:煮熟或炒熟,适量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通经下乳功能。主治妇女产后乳汁不足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蜡梅花
- 毛大丁草根
- 毛连
- 毛枝崖爬藤
- 毛稔根
- 裂蹄
- 夹蛇龟
- 毛果珍珠茅
- 毛莸
- 路旁菊
- 羚羊肉
- 生藤
- 毛柴胡
- 蓝花绿绒蒿
- 蓝花龙胆
- 裸柱菊
- 西藏桃叶珊瑚果
- 毛枝卷柏
- 毛麝香
- 毛根杜仲
- 小叶昏鸡头
- 侧柏叶
- 川防风
- 蓝锡莎菊
- 毛竹
- 毛风藤
- 蜡瓣花根
- 满山红根
- 毛叶白粉藤
- 蓝布正
- 蓝猪耳
- 毛木树叶
- 毛药
- 毛毡草
- 蓝桉根皮
- 藜
- 裂序楼梯草
- 茶子饼
- 稗根苗
- 鲤鱼
- 宽唇神香草
- 连翘
- 白花菜
- 臭矢菜
- 郁金香根
- 野梧桐
- 白花映山红
- 野木瓜果
- 独脚乌桕叶
- 野丁香
- 越橘果
- 淡味当药
- 断线蕨
- 淡菜
- 白背小报春
- 劲直酢浆草
- 吴茱萸
- 打箭菊
- 川素馨
- 黑头草
- 黑果
- 毛薯
- 土中闻
- 大蛇药
- 芦竹箨
- 蒲儿根
- 番薯藤
- 紫竹根
- 柏树油
- 薏苡叶
- 雀
- 松寄生
- 海金沙
- 狗肉
- 腰子草
- 灯笼草
- 白胶香
- 白粉藤
- 白背三七茎叶
- 独一味
- 白沙虫药
- 白花苋
- 白芍
- 野棉花
- 瓜蒌
- 滇高良姜
- 滴滴花
- 点腺过路黄
- 白毛藤根
- 野漆树根
- 点乳冷水花
- 东方乌毛蕨叶
- 白石榴花
- 白牛胆
- 鲇鱼
- 白毛夏枯草
- 野烟叶
- 老鸦花藤
- 白苏
- 白花菜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