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慈姑
《中华本草》:金慈姑
拼音注音
Jīn Cí Gū
英文名
roxburg Typhonium
出处
始载于《云南植物名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金慈姑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yphonium roxburgii schott[Arum trilbatum Roxb.;A.roxburgii Thw.]
原形态
金慈姑,块茎近球形。叶3-4,丛生,叶柄长10-35cm ,下部具鞘叶片状3浅裂或3深裂,裂片陪合部分宽或狭,渐尖,中裂片卵形,长9-17cm,宽约 14 cm,侧裂片不等侧的卵形或不等侧的长圆状卵形,有时个侧下部扩展,长10cm,宽7-8cm,表面深绿色,背面黄绿色;中肋两面稍隆起,侧脉多由中肋基部及侧裂片主脉下部伸出,扇形展开,网脉明显,集合脉1条。花序柄长2-9cm,肉红色,有暗紫色斑纹;佛焰苞长17-19cm,管部卵圆形,长2-2.5cm,直径1.5cm,苍白色或淡绿色,具紫色条纹,檐部长13-15cm,卵状披针形,基部展开宽5cm,向上长渐尖,外面肉红色带土绿,具紫色纵条纹,内面褐紫色带肉红色条纹;肉穗花序;雌花序圆柱形或短圆锥形,长4-5mm,粗5mm;中性花序长1.5-2.2cm,下部密布中性花,反折,玉白色;雄花序长1cm,粗2-3mm;附属器淡蜡褐色,具长约2mm的淡紫红色的柄,基部粗3-4mm,长12-15cm,鼠尾状;雌花心皮2-3,子房卵形,柱头盘状,紫红色;雄花雄蕊2-3,土黄色,药室卵形,花粉红色。浆果卵圆形,淡绿色,有种子1颗。花、果期5-8月。
生境分布
分布于云南腾冲地区,昆明植物园有栽培。
性味
味辛;性温;有毒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活血止痛;解毒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胃脘痛;腹痛泄泻跌打损伤;骨折;疮疖肿毒;毒蛇咬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,宜炮制后用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块茎:味辛、麻、性温,有毒。有麻醉镇痛、解毒消肿的功能。用于毒蛇咬伤、疮毒肿毒、外伤出血、跌打损伤、骨折、肠炎、胃痛、胃溃疡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柿子叶
- 白楠木
- 四棱杆
- 野杜仲
- 山楂根
- 菥蓂子
- 蓝桉
- 一枝旗
- 玫瑰花
- 见血封喉
- 裂叶双盖蕨
- 三羽叉蕨
- 木天蓼根
- 野洋烟根
- 水榆果
- 山大刀根
- 山皮条
- 西藏凤仙花
- 红接骨草
- 金花菜
- 广防风
- 双色龙胆
- 荩草
- 澜沧扁担杆
- 阔齿兔唇花
- 拟缺香茶菜
- 鸲鹆
- 鸦片
- 黄花菜子
- 商陆
- 牛角(角思)
- 铁色箭
- 千只眼
- 葛藟汁
- 多花猕猴桃
- 黄缨菊
- 油柑根
- 大叶白头翁
- 棉花藤
- 少年红
- 序梗女贞
- 山兵豆
- 红花锦鸡儿
- 刷把草根
- 鳙鱼
- 白接骨
- 梅花参
- 虫豆柴
- 山矾叶
- 大飞扬草
- 貒肉
- 假蒟叶
- 狗齿
- 滇绿豆
- 花鱼
- 榉树叶
- 头顶一支花
- 水仙花
- 小盘木
- 海非菜籽
- 楮茎
- 金挖耳
- 刺楸树叶
- 牛儿藤
- 山牛毛毡
- 叉分蓼
- 骡宝
- 苔菜
- 夜合花
- 乌龙摆尾
- 松树梢
- 滇丁香
- 金缕半枫荷叶
- 功劳根
- 丰花草
- 蔷薇花
- 海胆
- 大花活血丹
- 黄波罗果
- 桑寄生
- 甜茶藤
- 裸茎金腰子
- 花苜蓿
- 石风丹
- 小百部
- 猪蹄
- 蓝花葱
- 小叶山鸡尾巴草
- 细芦子藤
- 野漆树
- 草原老鹳草
- 刺天茄叶
- 沙叶铁线莲
- 瓜蒂
- 松蕈
- 牛嗓管树
- 血水草
- 花叶矮陀陀
- 耳叶排草
- 吊山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