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红藤
《中华本草》:霜红藤
拼音注音
Shuānɡ Hónɡ Ténɡ
别名
霜江藤、哥兰叶、穿山龙、山货榔、小红藤、白花藤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大芽南蛇藤的根、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gemmatus Loes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大芽南蛇藤 攀援状灌木,长3-7m。冬芽大,长7-10mm。小枝圆柱形,具条纹,多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可达2cm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方形,长5-15cm,宽2-8cm,先端渐尖或锐尖,边缘具细齿,基部楔形或钝圆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总柄短;花黄绿色,5数,花盘有浅圆齿。蒴果,径10-13mm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台湾。
化学成分
种子中含1β,6α,8α乙酰氧基-9β-苯甲酰氧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1β,6α,8α-triacetoxy-9β-benzoyloxy-β-dihy-droagarofuran),8β-乙酰氧基-1β,9β-二苯甲酰氧基一6α-羟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8β-acetoxy-1β,9β-dibenzoyloxy-6α-hydroxy-β-dihy-droagarofuran),1β-乙酰氧基-9α-肉桂酰氧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1β-acetoxy-9α-cinnamoyloxy-β-dihydroagarofuran),9α-乙酰氧基-1β,6α-二苯甲酰氧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9α-acetoxy-1β,6α-diben-zoyloxy-β-dihydroagarofuran),1β, 2β-二乙酰氧基-9α-β-苯氧杂环丁酰氧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1β,2β-diacetoxy-9α-β-phenyloxacy-clobutanoyloxy-β-dihydroagarofuran),1β-乙酰氧基-2β-苯甲酰氧基-9α-β-苯氧杂环丁酰氧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1β-acetoxy-2β-benzoy-loxy-9α-β-phenyloxacyclobutanoyloxy-β-dihydroagarofuran),1β-乙酰氧基-2β-正丁酰氧基-9α-β-苯氧杂环丁酰氧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1β-acetoxy-2β- butanoyloxy-9α-β-phenyoxacyclobutanoyloxy-β-dihydroagarofuran),1β-乙酰氧基-9α-β-苯氧杂环丁酰氧基-β-二氢沉香呋喃(1β-acetoxy-9α-β-phenyloxacyclobutanoyloxy-β-dihydroa-garofuran)。
性味
苦;辛;平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;经闭;产后腹痛;胃痛;疝痛;疮痈肿痛;骨折;风疹;湿疹;带状疱疹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涂;或磨汁涂;或鲜品捣敷。
注意
孕妇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霜红藤
别名
山货榔、哥兰叶、米汤叶、绵条子
来源
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甘肃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性味
涩,温。
功能主治
舒筋活血,散瘀。主治风湿关节痛,月经不调。
用法用量
1~3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龙涎香
- 制草乌
- 山水芹菜
- 螺蛳
- 血桐
- 铅丹
- 牡荆子
- 竹蠹虫
- 竹节三七
- 青香藤
- 铁落
- 脓见愁
- 苜蓿根
- 广东耳草
- 南岭黄檀
- 腊梅
- 柳叶斑鸠菊
- 毛蓼
- 向阳花
- 蒲桃壳
- 紫杜鹃
- 大苞甲跖草
- 簕苋菜
- 荔枝根
- 两面青
- 和合草
- 松毛火绒草
- 华南胡椒
- 豹子眼睛果
- 金牛七
- 丁萝卜
- 芒萁骨根
- 海螺厣
- 倒扣草
- 接骨仙桃
- 小箭草
- 煨姜
- 地精草
- 玉带根
- 鸡腿蘑
- 大酸浆草
- 秋木瓜
- 薜瓣
- 马蹄草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荔枝核
- 雨韭
- 胡桃叶
- 锈叶野牡丹
- 豪猪肉
- 丽春花
- 走游草
- 云防风
- 朝鲜崖柏
- 芫花
- 柳叶鬼针草
- 乌榄
- 砒霜
- 鯮鱼
- 打碗花
- 花椒叶
- 熊骨
- 鸬鹚涎
- 连钱草
- 红楤木
- 小黄断肠草
- 铁苋
- 小扁豆根
- 花姬蛙
- 龙珠子
- 玳瑁
- 撒发
- 牛耳大黄
- 益母草
- 白蘑
- 曲毛露珠草
- 鳑魮鱼
- 茅膏菜
- 云南铁丝莲
- 狼尾巴蒿
- 蜈蚣藻
- 白杨树根皮
- 野颠茄
- 猪肚
- 竻苋菜
- 单头紫菀根
- 普陀南星
- 三爪金龙
- 小蕨鸡
- 龙船花根
- 堵喇
- 蚌兰花
- 苍耳根
- 婆罗门参
- 文蛤
- 无爷藤
- 小鹭鸶兰
- 掌叶蓼
- 水贯众
- 山油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