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妇画眉草
《中华本草》:鼠妇画眉草
拼音注音
Shǔ Fù Huà Méi Cǎo
别名
鱼串草
英文名
thalia lovegrass
出处
始载于《广东药用植物手册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鼠妇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agrostis atroviens (Desf. ) Trin.,ex Steud.[Poa atrovivens Desf.;Eragrostis chariis auct.non Hitchc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鼠妇草 多年生草本。根系粗壮。秆直立,疏丛生,基部稍膝曲,高50-100cm,径约4mm,具5-6节,第2、3节处常有分枝。叶鞘除基部外,均较节间短,光滑,鞘口有毛;叶片扁平或内卷,长4-17cm,宽2-3mm,下面光滑,上面粗糙,近基部疏具长毛。圆锥花序开展;长5-20cm,宽2-4cm,每节有1个分枝,穗轴下部往往有1/3左右裸落,腋间无毛;小穗柄长0.5-1cm,小穗窄长形,深灰色或灰绿色,长5-10mm,宽约2.5mm,含8-20朵小花,小穗轴宿存;颖具1脉,第1颖长约1.2mm,卵圆形,先端尖,第2颖长约2mm,长卵圆形,先端渐尖;第1外稃长约22mm,广卵形,先端尖,具3脉,侧脉明显,内稃长约1.8mm,脊上有疏纤毛,与外稃同时脱落;花药长约0.8mm。颖果长约1mm。夏秋抽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边和溪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、淡;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。主暑热;小便短赤;痢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60-12g。
各家论述
《广东药用植物手册》:治暑热病、小便短赤、痢疾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桂竹糖芥
- 小红参
- 儿茶
- 小马齿苋
- 广西狗牙花
- 两面青
- 青刺尖
- 小败火草
- 蒲桃根皮
- 黄海葵
- 雨韭
- 桑柴灰
- 鬼臼
- 老白花树皮
- 紫云英
- 鼠尾粟
- 劲直蒿
- 苦马豆
- 鼠
- 香果树
- 苦壶卢蔓
- 塔黄
- 衣鱼
- 亮叶桦根
- 秋海棠茎叶
- 蚺蛇胆
- 野木鱼
- 冰糖
- 柳叶亚菊蒿
- 姜石
- 臭黄荆根
- 胭脂木
- 川楝子
- 马尾千金草
- 鸢翅骨
- 山莨菪
- 廊茵
- 法罗海
- 黄麻叶
- 刺苞南蛇藤
- 杠香藤
- 庵 (艹闾)子
- 凤仙透骨草
- 黄颔蛇骨
- 昆明水金凤
- 黄牛茶
- 岗柃叶
- 蛇葡萄根
- 锦地罗
- 刺南蛇藤
- 庵闾
- 小叶杜鹃
- 及己
- 山狸子肉
- 鹊豆
- 竹精
- 八楞木
- 橙皮
- 东北羊角芹
- 吊灯花
- 野罂粟壳
- 糯芋
- 安息香
- 假酸浆花
- 蝮蛇
- 萆薢
- 木麻黄种子
- 豆腐
- 梵天花根
- 鸡爪乌
- 黄花香
- 五气朝阳草
- 莲子
- 小天冬
- 金荞麦茎叶
- 白脂麻
- 明萼草
- 地盘松球
- 九龙盘
- 红椋子
- 毛叶肾蕨
- 重唇鱼
- 柠檬皮
- 路旁菊
- 铁苋
- 连钱草
- 山核桃仁
- 羚羊肉
- 金狗脊黄毛
- 鹿药
- 金瓜草
- 猬心肝
- 地灵根
- 莓叶委陵菜
- 毛贯众
- 茴香根
- 糯米
- 风气草
- 慈竹沥
- 广西十大功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