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蟹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方蟹
拼音注音
Fānɡ Xiè
别名
中华绒螯蟹、河蟹、淡水蟹、螃蟹、真蟹、毛蟹、清水蟹、蟛蜞、小石蟹
来源
甲壳纲方蟹科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. Milne-Edwards,以全体入药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。
性味
咸,寒。
功能主治
破血,痛经。主治堕胎,慢性肾炎,产后血闭,妇女闭经。尚可治神经性牙痛,风火牙痛,扭伤,腰痛,子宫下垂等。
用法用量
用量5~8钱。
复方
治产后血闭:方蟹5钱,黄酒蒸熟服,血行停药。
慢性肾炎:方蟹1斤,桑白皮1两,共煎服,每日1剂。
备注
河蟹之大者主要供食用,药用以小者即[b]蟛蜞[/b](小石蟹)为多。
主治妇女临产阵缩力微,胞浆破而迟迟不下者,或胎死腹中及胎盘残留:蟹脚爪1~2两,黄酒或米醋适量,加水同煎服。
产后儿枕痛(包括产后子宫收缩不全):河蟹烧存性,研细,温黄酒送服,每服0.5~1钱,每日2~3次。
漆疮(漆过敏性皮炎):活河蟹适量,清水洗净,捣烂放入布袋中绞汁,涂抹患部。
冻疮溃烂不敛:活蟹烧存性,研细末,蜂蜜调涂,一日更换2次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番木瓜叶
- 福参
- 枫树
- 法罗海
- 番石榴皮
- 枫寄生
- 榧螺
- 福寿草
- 五指毛桃果
- 二色内风消
- 鄂西粗筒苣苔
- 阿胶
- 淡花当药
- 伏牛花
- 滇山茶
- 滇常山花
- 滇瓦花
- 滇白药子
- 凤尾蕉花
- 凤眼兰
- 分筋草
- 灯笼花
- 独脚金
- 乌桕子
- 乌棒子
- 柠条籽
- 杜鹃花
- 乌桕叶
- 乌榄仁
- 杜衡
- 吴茱萸根
- 椴树
- 鹅掌楸
- 滇南马钱
- 佛手花
- 滇獐牙菜
- 滇羌活
- 煅石膏
- 万年青花
- 鹅掌揪根
- 鹅掌楸根
- 滇姜三七
- 佛指甲
- 分枝火绒草
- 枫香树叶
- 方儿茶
- 番石榴果
- 榧子
- 番薯藤
- 榧枝叶
- 番石榴子
- 番石榴树皮
- 福参叶
- 丝瓜叶
- 二叶舌唇兰
- 杜梨
- 威灵仙叶
- 鹗骨
- 凤尾茶
- 独脚柑
- 万年青
- 乌柳
- 乌梅
- 榧根皮
- 番荔枝
- 吴萸叶五加
- 淡竹壳
- 伏毛山豆根
- 凤尾猪鬃草
- 分心木
- 发痧藤
- 发菜
- 扶桑
- 乌鸡骟
- 凤尾七
- 灯心草
- 匐地风毛菊
- 灯笼泡
- 乌当归
- 枫香脂
- 蒲州豉
- 乌龙摆尾
- 滇藁本
- 灯笼果
- 独叶一枝枪
- 长距鸟足兰
- 毒根斑鸠菊
- 凫羽
- 柳叶绣球菊
- 酥
- 蜗牛
- 黄花香薷
- 香蓼
- 南丹参
- 丁萝卜
- 苏铁根
- 木瓜
- 土良姜
- 裂叶秋海棠
- 碎米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