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皮根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皮根
拼音注音
Hēi Pí Gēn
别名
落坎薯
英文名
root of Woods Greenstar
出处
出自《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罗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althia nemoralis A.DC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陵水暗罗,灌木,高1-4m。根通常单一,少分枝。茎枝褐黑色,有疏毛。叶革质,互生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9-18cm,宽2-6c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急尖;侧脉8-10对,下面凸起,顶端弯弓而连结;具短柄。花白色,单生,与叶对生,径1-2cm;萼片三角形,急尖,被柔毛;花瓣长圆状椭圆形,内外轮花瓣等长或内轮的略短,广展,外面被紧贴的柔毛;雄蕊多数;心皮约7枚或缺如,被毛,柱头倒卵状,微2裂。果实卵形,径1cm,熟时橙红色。花期4-7月。果期7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大山半山腰密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广东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中含有含锌的生物碱暗罗素(zincpolyanemine)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脾;胃;肾经
功能主治
补益脾胃;滋肾固精。主慢性胃炎;脾胃亏损;食欲不振;四肢无力;遗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-1两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黑皮根
拼音注音
Hēi Pí Gēn
别名
落坎薯
出处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罗的根。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~4米。根通常单一,少分枝。茎枝褐黑色,有疏毛。叶革质,互生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9~18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急尖;侧脉8~10对,下面凸起,顶端弯拱而连结;具短柄。花白色,单生,与叶对生,径1~2厘米;萼片三角形,急尖,被柔毛;花瓣长圆状椭圆形,内外轮花瓣等长或内轮的略短,广展,外面被紧贴的柔毛;雄蕊多数;心皮约7枚或缺如,被毛,柱头倒卵状,微2裂。果实卵形,径1厘米,熟时橙红色。花期4~7月。果期7~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大山半山腰密林下。分布广东南部。
形状
根肥厚,外皮黑色,内部粉质,有特异香气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健脾益胃,补肾固精。治慢性胃炎,脾胃亏损,食欲不振,四肢无力,遗精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黑皮根
拼音注音
Hēi Pí Gēn
别名
陵水暗罗、落坎薯
来源
番荔枝科黑皮根Polyalthia nemoralis A. DC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东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补脾健胃,补肾固精。主治慢性胃炎,食欲不振,四肢无力,遗精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泡桐花
- 栓皮栎
- 毒鱼藤
- 粘人花
- 唐古特青兰
- 广藤根
- 破布叶
- 蝉蜕
- 艾虎脑
- 大管
- 异木患
- 土丁桂
- 地梢瓜
- 弹裂碎米荠
- 狗屎花根
- 铁灯台
- 竹叶椒根
- 皮哨子
- 鹅内金
- 空筒泡
- 赤杨
- 通天连
- 蛤蚧
- 芒叶小米草
- 问题特
- 王瓜
- 黄锁梅根
- 榧根皮
- 梧桐
- 野洋参
- 长春七
- 扇蕨
- 飞天蠄蟧
- 穿石藤
- 獐耳细辛
- 铁粉
- 苦蘵
- 羊血
- 竹节树
- 穗花杉叶
- 坠桃草
- 光素馨
- 无柄卫矛
- 石荠苎
- 黄花紫丹参
- 白托柄菇
- 红背酸藤
- 白背小报春
- 越王余筭
- 陈芥菜卤汁
- 田螺厣
- 枇杷芋
- 紫金标
- 石莽草
- 红丝线
- 小狮子
- 慈竹花
- 桐子花
- 中国繁缕
- 水榕木根
- 南天仙子
- 吹风散
- 枳椇叶
- 鸡蛋七叶
- 紫油木叶
- 方叶五月茶
- 藤乌头
- 枳椇根
- 七叶一枝花
- 大横纹
- 牛藤果
- 光叶密花豆
- 长松
- 白梅花
- 画眉草
- 老鼠脚迹
- 朱蕉花
- 多脉鹅耳枥
- 柱果木榄果
- 槲皮
- 京大戟
- 旋花苗
- 防风花
- 虎尾兰
- 石腊红
- 水马桑枝叶
- 霸王鞭
- 枣树皮
- 路旁菊
- 珠兰
- 盘羊角
- 雾水葛
- 棘叶
- 石瓜子莲
- 香排草
- 银柴胡
- 紫花卫矛
- 葶苈
- 荚蒾根
- 小血光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