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枣树皮
《中华本草》:酸枣树皮
拼音注音
Suān Zǎo Shù Pí
英文名
root-bark of Spine Date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iziphus jujuba Mill.var.spinosa(Bunge)Hu ex H.F.Chow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剥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酸枣 落叶灌木,稀为小乔木,高1-3m。老枝灰褐色,幼枝绿色;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,1枚针形直立,长达3cm,另1枚向下弯曲,长约0.7cm。单叶互生;托叶针状;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先端钝,基部圆形,稍偏斜,边缘具细锯齿。花小,2-3朵簇生于叶腋;花萼5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;花瓣5,黄绿色,与萼片互生,雄蕊5,与花瓣对生;花盘明显,10浅裂;子房椭圆形,埋于花盘中,花柱2裂。核果肉质,近球形,成熟时暗红褐色,果皮薄,有酸味。花期6-7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、山谷、丘陵、平原、路旁以及荒地。性耐干旱,常形成灌木丛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及辽宁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。
性味
味涩;性平
功能主治
敛疮生肌;解毒止血。主烧烫伤;外伤出血;崩漏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研末,撒布或调涂;或浸酒搽;或煎水喷涂;或熬膏涂。内服:煎汤,15-30g。
复方
1、治便血:酸枣根皮一两。刮去黑皮焙干,用水一碗煎至一茶杯,温服。如不止,隔七天再服一剂。 (《天津中草药》)2、治烧、烫伤: 酸枣根皮三斤。切碎,水煎成膏,涂于净布上,贴伤处。 (《天津中草药》)3、治高血压头晕头痛: 酸枣根一两(去外层黑皮, 去木心,用内皮)。加水煎煮两次,分两次服。〔山东昌潍地区《赤脚生》(3):21,1970]
各家论述
《陕西中草药》:涩精止血。治淋浊,白带,滑精,出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花景天
- 望江南子
- 锁阳
- 鼠
- 高山龙胆
- 蒲桃
- 文竹
- 蓑草
- 棱子芹根
- 蛇菰
- 兔打伞
- 鸡桑叶
- 不凋木
- 药王茶
- 苞叶木
- 红丝线
- 野兔毛
- 石榴皮
- 冷杉果
- 蝗虫
- 香根芹
- 胭脂木
- 大草乌
- 槐枝
- 赛葵
- 雀榕叶
- 山蒿
- 泽泻实
- 红天葵
- 青羊参
- 西红柿
- 鱼油
- 岭南杜鹃
- 睡菜
- 矮子常山
- 鮸鱼
- 鹿梨根皮
- 聚花风铃草
- 蜗牛
- 香秋海棠
- 鲨鱼胎
- 芡实
- 紫燕草
- 节节草
- 蛇退步
- 黄鳝藤根
- 八仙过海
- 西洋参
- 金樱叶
- 广东耳草
- 肾经草
- 小乌泡根
- 王不留行
- 长叶柄野扇花
- 吊灯笼
- 斯里兰卡肉桂
- 牛奶浆
- 三枝枪
- 大黄
- 水飞蓟
- 针筒线
- 楮实
- 芸香
- 金精石
- 黄皮
- 土大香
- 隔山撬
- 长盖铁线蕨
- 鹿药
- 过坛龙
- 雉子筵
- 羊皮
- 青药
- 香胶木根皮
- 白金果榄
- 紫泡
- 鸟不宿
- 黑虎耳草
- 黑鸫
- 鹿角菜
- 青蛙胆
- 狼杷草
- 獭子树
- 雷蘑
- 功劳子
- 白背三七茎叶
- 铺地罗伞
- 扁担蒿
- 栲栗
- 鳡鱼
- 青桐翠木
- 鹰爪花果
- 丝瓜花
- 苦楝子
- 侧耳
- 高山大黄
- 红花青藤
- 毛草龙
- 黄颡鱼
- 鸢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