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桂花
《中华本草》:马桂花
拼音注音
Mǎ Guì Huā
别名
木挂花、白当日、粗糠果、纽子果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多脉酸藤子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mbelia oblongifolia Hems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攀援灌木或藤本,长10m以上。小枝无毛或被微柔毛,具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长5-8mm,两侧微具狭翅; 叶片坚纸质,长圆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6-9cm,宽2-2.5cm,稀长达16cm,先端急尖或渐尖或钝,基部圆形或微心形,边缘通常上半部具粗疏锯齿,极少全缘;侧脉15-20对,常连成不明显的边缘脉,与中脉几成垂直。总状花序,腋生,被锈色微柔毛,花梗长2-3mm;小苞片钻形,长约1mm,外面被微柔毛,具缘毛;花5数,长2.5-3mm;萼片广卵形或菱形,长0.5-0.7mm,具缘毛,有腺点;花瓣淡绿色或白色,分离,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圆形,微凹,无缘毛,里面密被乳头状突起,具腺点;雄蕊在雌花中极短,在雄花中伸出花瓣,着生于花瓣的2/5处,花药卵形或长圆形;雌蕊在雄花中极退化,在雌花中与花瓣几等长,子房瓶形或卵形,花柱微弯,柱头头状或盾状。果球形,直径7-9mm,红色,多少具腺点,宿存萼反卷。花期10月至翌年2月,果期11月至翌年3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900m的山坡疏林中或山谷密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浆果球形,直径4-8mm。表面棕红色或灰紫色,平滑,有的略呈网状纹,一端有刺状突起(柱头),另端有柄,长1-4mm,或无柄,具宿萼5片。果皮质脆易碎。种子扁圆球形,质坚硬,种皮淡红色,皱缩,种仁黄白色,有不规则突起的小圆点。气微,味淡。[br]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:外果皮细胞1列,类方形、类长方形,切向排列,中果皮外侧石细胞类圆形、类方形、类长方形或多角形,5-8列排列不规则;中果皮薄壁细胞数列,有石细胞、大型分泌腔散在,分泌腔内含黄棕色物,维管束位于分泌腔内方或侧面,周围有纤维和石细胞;中果皮内侧为1-2列薄壁细胞,内含草酸钙方晶。内果皮为1列石细胞,石细胞类方形、长方形,壁稍厚,孔沟、壁孔及胞腔明显。(图2)粉末及解离组织特征:①大型分泌腔类椭圆形、类长根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100-200μm,内含黄棕色物。②草酸钙方晶细小,直径2-6μm。③石细胞甚多,类圆形、类方形、类长方形或多角形,直径10-35μm,壁厚2-5-10μm,胞腔及孔沟明显。④纤维长梭形,直径20-25μm,壁厚2-6μm,木化,胞腔及孔沟明显。另可见表皮细胞碎片及细小螺纹导管。[br]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0.5g置带塞试管中,加乙醚4ml,振摇,乙醚液供下述试验:①取醚提取液2ml,加25%盐酸2滴,锌粉少许,醚提取液由橙色变为无色。(检查苯醌化合物)②取醚提取液2ml,加1%三氯化铁试液2滴.振摇,醚提取液显暗棕色。(检查酚性化合物)
化学成分
果实含摁贝素(embelin)[1]。
药理作用
恩贝素有驱绦虫作用(对蛔、钧虫无效)。其泻下作用很轻,故应同时服用泻药。从尿中排出,能使尿呈棕红色。
性味
甘;酸;性平
功能主治
驱虫;止泻。主绦虫病;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驱虫,祛风湿。治绦虫病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马桂花
拼音注音
Mǎ Guì Huā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的果实。夏秋采摘,晒干。
原形态
长圆叶酸藤子,又名:断骨藤、多脉信筒子。
藤状灌木,高1~2米。茎圆柱形,通常直立,黄褐色,有多数皮孔。叶互生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2.5~8厘米,宽1.5~3.5厘米,先端钝或圆,基部楔形,上部边缘有粗锯齿,侧脉多至10~15对以上;叶柄长约6~8毫米。短总状花序腋生,长12毫米;花梗长2~3毫米;花小;萼片5,萼裂片披针形;花冠5;雄蕊着生于花瓣基部。浆果扁球形,成熟时黄红色,内有种子l枚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河边、路旁、灌木丛中。分布于云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甘酸,平。"
功能主治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驱虫,祛风湿.治绦虫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松节油
- 毛黐头婆
- 万年蒿
- 粉叶地锦
- 地钱
- 黄龙须
- 老虎耳根
- 公鱼
- 雷丸
- 土玉桂
- 老鼠脚迹
- 小棕皮头
- 岩豆
- 腐巴
- 甘露子
- 蜈蚣七
- 大草乌
- 芍药花
- 红轮千里光
- 葫芦巴
- 蛇附子
- 兰花参
- 大叶钓樟
- 糯稻根
- 紫萁贯众
- 鸡脑
- 绣球防风
- 蒺藜苗
- 蛇眼草
- 胡麻花
- 水栀
- 大理菊
- 鹤骨
- 飞蛾藤
- 粘毛黄花菍
- 鸡公柴果
- 大绿藤
- 黑及草
- 乌棒子
- 水慈姑
- 拟缺香茶菜
- 臭蒿
- 文冠果
- 甘遂
- 拦路虎
- 杏仁
- 蜂房
- 桂花枝
- 黑蚂蚁
- 清沙草
- 羊胎
- 石头菜
- 柴厚朴
- 壮筋草
- 山芙蓉
- 丽春花果实
- 泡桐
- 南酸枣
- 吐铁
- 龙须参
- 蓝实
- 石榴花
- 水芦荻根
- 蒺藜花
- 玄精石
- 海星
- 蝗虫
- 坠桃草
- 荚果蕨贯众
- 荠宁
- 贯众
- 大叶凤仙花
- 飞蛾树
- 岩泽兰
- 葛谷
- 棕榈根
- 蛇藤
- 水冬瓜花
- 草灵仙
- 荫风轮
- 荆三棱
- 毛葡萄根皮
- 石楠
- 水牛角浓缩粉
- 土一枝蒿
- 银边吊兰
- 黄背草
- 大伸筋
- 酸模叶橐吾
- 蓝叶棵
- 岩白菜素
- 大叶蛇泡簕
- 山乌桕根
- 桃树胶
- 地皮风
- 野猪脂
- 饭团根
- 雅红隆
- 干旱毛蕨
- 鹰不泊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