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蔺根
《中华本草》:马蔺根
拼音注音
Mǎ Lìn Gēn
英文名
Root of Chinese Small Iris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is lactea Pall.var.chinensis(Flsch.)Koid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根茎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马蔺 多年生草本,高40-60cm。根茎木质化,粗壮,斜升,近地面有大量呈纤维状的老叶叶鞘。须根粗长,黄白色。叶簇生,坚韧,近于直立;叶片条形,长40-50cm,宽4-6mm,先端渐尖,全缘,基部套褶;无中脉,具多数平行脉。花茎先端具苞片2-3片,内有2-4花;花梗长3-6cm;花浅蓝色、蓝色、蓝紫色,花直径5-6cm,花被裂片6,2轮排列,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;雄蕊3,花药黄色;子房长3-4.5cm,直径1-1.4cm,花柱分枝扁平,拱曲,先端2裂。葫果长圆柱状,长4-6.3cm,直径1-1.3cm,有明显的6条纵棱,先端具喙。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,黑褐色。花期5-7月,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荒地、山坡草地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平;甘
归经
脾;大肠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利尿。主喉痹;痈疽;传染性肝炎;风湿痹痛;淋浊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煎汤熏洗。
各家论述
《纲目》:主痈疽恶疮。
临床应用
治疗慢性气管炎。取马蔺根5钱,水煎2次内服;或碾粉,水泛为丸,日服2钱;均连服10日。亦可制成10%、20%、50%马蔺根注射液,每日肌注1次,每次1-2ml,连续10-20日。上述3种制剂,临床共观察90例,平均总有效率84.8%,其中显效率为34.6%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马蔺根
拼音注音
Mǎ Lìn Gēn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。
性味
《河北中药手册》:"性平,味甘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喉痹,痈疽,风湿痹痛。
《纲目》:"主痈疽恶疮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复方
①疗喉痹垂死:马蔺根一握。捣,少以水绞取汁,稍稍咽之。口噤以物拗灌之。(《肘后方》)
②治喉痹肿盛,语声不出:马蔺根汁三合,入白蜜一合,相和,慢火煎成,徐徐嚼之,日可五、七度。(《圣济总录》)
③治急性咽炎:马蔺子根、升麻、牛蒡子各二钱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④治风湿性关节炎:马蔺根100克,苍耳草根100克,糖60克。加水2000毫升,煮成1000毫升。一天三次,每次服70~80毫升。(《新疆中草药验方》)
临床应用
治疗慢性气管炎:取马蔺根5钱,水煎2次内服;或碾粉,水泛为丸,日服2钱;均连服10日。亦可制成10%、20%,50%马葡根注射液,每日肌注1次,每次1~2毫升,连续10~20日。上述3种制剂,临床共观察90例,平均总有效率84.8%,其中显效率为34.6%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鲤鱼脂
- 露兜竻心
- 蓝靛
- 驴肾
- 裸茎千里光
- 驴骨
- 桄榔子
- 零陵香
- 辣根草
- 陆英果实
- 蓝花棘豆
- 驴打滚儿草
- 轮叶棘豆
- 铃铃草
- 辣辣菜
- 雷蘑
- 山黑柳
- 轮叶铃子香
- 露兜竻蔃
- 竹鸡
- 抚松乌头
- 辣子草
- 鲤鱼皮
- 黄皮树皮
- 螺蛳
- 驴脂
- 镰形棘豆
- 驴蹄草
- 红川乌
- 竹叶兰
- 鲤鱼血
- 木槿子
- 蓝布正
- 露珠香茶菜
- 紫玉簪叶
- 蓝花绿绒蒿
- 骆驼肉
- 路旁菊
- 蓝花参
- 露兜簕
- 鳞叶藓
- 魿鱼
- 鲈鱼
- 紫河车
- 厚朴花
- 骆驼毛
- 猪殃殃
- 轮叶景天
- 铁栏杆
- 心叶秋海棠
- 辣姜子
- 雷公连
- 风花菜
- 蟛蜞
- 蛇床子
- 离根香
- 楠木
- 芭茅果
- 蛇尾草
- 芡实叶
- 金钱苦叶草
- 蓖麻蚕
- 鱼腥草
- 松节
- 芜荑
- 竹节人参叶
- 山木通根
- 佛手柑
- 羊胎
- 白果槲寄生
- 鮧鱼鳔
- 山胡椒
- 猪毛菜
- 蛤蜊粉
- 风藤
- 网纹灰包
- 枳根皮
- 紫茉莉子
- 苡芭菊
- 华南桦
- 白贝
- 珠子参
- 秀丽槭
- 青骨藤
- 构树
- 天葵子
- 珍珠草
- 豆角柴
- 败火草
- 榛子花
- 狗爪豆
- 蜂蜜
- 木防己
- 云南柴桂
- 麻根
- 敦盛草
- 萆薢
- 十大功劳根
- 海仙花
- 鸭舌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