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花枝
《中华本草》:桂花枝
拼音注音
Guì Huā Zhī
别名
土桂枝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smanthus fragrans(Thunb.)Lour.[Olea fragrans Thunb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或灌木,最高可达18m。树皮灰褐色。小枝黄褐色,无毛。叶对生,叶柄长0.8-1.2cm;叶片革质,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4.5cm,宽2.6-4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,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。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,或近于帚状,每腋内有花多朵;苞片2,宽卵形,质厚,长2-4mm,具小尖头,基部合生;花梗细弱;花极芳香;花萼钟状,4裂,长约1mm,裂片稍不整齐;花冠裂片4,黄白色、淡黄色、黄色或橘红色,长3-4mm,花冠管仅长0.5-1mm;雄蕊2,着生于花冠管中部,花丝极短,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;雌蕊长约1.5mm,花柱长约0.5mm。果歪斜,椭圆形,长1-1.5cm,呈紫黑色。花期9-10月,果期翌年3月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多有栽培。原产我国西南部。
性味
辛;微甘;性温
功能主治
发表散寒;祛风止痒。主风寒感冒;皮肤瘙痒;漆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榉树叶
- 光叶巴豆树
- 光叶石楠
- 公鸡头叶
- 橄榄根
- 箭刀草
- 甘青青兰
- 菰根
- 公英叶风毛菊
- 蛤蜊肉
- 及己
- 酒饼婆
- 蘘荷
- 狗尾花
- 狗脊
- 光板猫叶草
- 蒺藜根
- 功劳根
- 勾儿茶
- 尖叶铁扫帚
- 桂木根
- 狗肉
- 伽果
- 皋芦
- 功劳子
- 功劳木
- 干贝
- 甘草
- 甘草头
- 甘蕉根
- 菊花暗消
- 刚毛香茶菜
- 橄榄核
- 瓜蒂
- 观音茶
- 干蟾
- 广东土牛膝
- 金丝猴
- 豆瓣香
- 石彭子
- 慈姑花
- 菱粉
- 金沙草
- 狗屎花根
- 桂叶素馨
- 桄榔子
- 芦叶
- 矩叶大青
- 狗脑
- 九节菖蒲
- 光叶地不容
- 古羊藤
- 拐芹
- 金光菊
- 狗骨
- 瓜蒌皮
- 罐子草
- 肝风草
- 枸骨树皮
- 橄榄露
- 狗爪豆
- 瓜蒌
- 芥蓝
- 菰
- 光果南蛇藤
- 公母草
- 朱砂七
- 枸骨子
- 柑皮
- 梗通草
- 柳叶亚菊蒿
- 云朴
- 瓜馥木
- 绢毛石花
- 关苍术
- 古钮菜
- 卷丝苦苣苔
- 干姜
- 枸橘核
- 滚山虫
- 广东升麻
- 狗宝
- 聚藻
- 关白附子
- 浆包藤
- 九爪龙
- 狗齿
- 茳芒决明
- 葛粉
- 岗柃叶
- 姜味草
- 金刚口摆
- 景天
- 梗花雀梅藤
- 滚龙草
- 狗乳汁
- 光头稗子
- 广枣
- 羊脂
- 弓果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