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木根
《中华本草》:桂木根
拼音注音
Guì Mù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桂木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.2.Artpcapus nitidus Trec.subsp.lingnanensis(Merr.)Jarr.[A.lingnanensis Merr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1.乔木,高达10m,全株有乳汁。树皮暗紫色,成薄片剥落;小枝被略紧贴的柔毛。单叶互生,2列;叶柄长l-2.2cm,有短毛;托叶线形或狭三角形,长约2mm,被毛,脱落后有疤痕;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7-22cm,宽3一8.5cm,先端渐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嫩叶常为羽状浅裂,上面无毛有光泽,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;例脉7一9对,与细脉交织成网脉在背面突起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单个腋生,倒卵形或棒状形,长1.5-2cm,直径1-1.5cm,总花梗长1-2cm,被浅灰色短柔毛;雄花有花被片4,分离,线形或匙形,长1mm,密被微柔毛;雄蕊1,花丝长椭圆形,花药椭圆形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3-4cm,黄色,干时褐色,被短毛,表面有不明显、宿存的乳状突起,萼片近轴部分分离,结果时约12枚;果柄长3.5-6.5cm,被短柔毛。花期春末夏初,果期秋季。2.桂木与白佳木的区别在于:叶片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,先端钝或短渐尖。聚合果直径达5cm,鲜时红色,干后褐色,被绒毛;种子10-15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低海拔的温暖山区、路旁、林缘或疏林中。2.生于低海拔的山地、林缘,多栽培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;性微温
归经
胃经
功能主治
健脾和胃;祛风活血。主胃脘不舒;食欲不振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浸酒内服外擦,或水煎冲甜酒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菀
- 岭南花椒根
- 獾骨
- 黄花山柰
- 杜楝
- 荷蒂
- 槐胶
- 多齿蹄盖蕨
- 娘娘菜
- 西藏酸模
- 大驳骨丹
- 走边疆
- 钻地风
- 千层楼
- 毛草龙
- 建砂仁
- 野苦荬菜
- 过江龙
- 多斑紫金牛
- 毛勾儿茶
- 大独脚金
- 藏红花
- 王不留行
- 苕叶细辛
- 黑大豆叶
- 香加皮
- 白苏子
- 石楠叶
- 麻鱼肉
- 半边莲
- 龙齿
- 大青
- 大山芝麻
- 色赤杨
- 荸荠
- 岩七
- 红筷子冠毛
- 斑叶堇菜
- 石蛇
- 桃根
- 蚕豆
- 全缘凤尾蕨
- 针刺铁仔
- 岩筋菜
- 曲毛露珠草
- 地骷髅
- 金不换
- 山小橘
- 地笋
- 狗肝菜
- 芡实茎
- 白子菜
- 山蒜
- 金老梅根
- 白淋草
- 裸柱菊
- 腰子草
- 天仙子
- 瓠子
- 老鼠耳
- 商陆
- 詹糖香
- 钻天杨
- 大羽藓
- 四方草
- 川层草
- 毛罗勒
- 黄梢蛇
- 胡桃仁
- 玉帘
- 血见愁
- 毛嘴签
- 蔛草
- 山羊血
- 黑石耳
- 血藤
- 云南金莲花
- 兔血
- 刀豆根
- 霸王根
- 舌状蜈蚣藻
- 狼油
- 苦蒿
- 胖大海
- 苏铁果
- 地胆草
- 独叶一枝花
- 番石榴果
- 猫耳朵草
- 小草
- 禾叶墨斛
- 唐古特青兰
- 罗星草
- 石楠
- 土牛党七
- 毒芹根
- 鳞叶藓
- 赤小豆叶
- 野芝麻花
- 肿柄菊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