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鸡尾巴草根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鸡尾巴草根
拼音注音
Jīn Jī Wěi Bɑ Cǎo Gēn
别名
光叶金星蕨
英文名
Few-vein Maiden Fern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金星蕨科植物针毛蕨或延羽卵果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crothelypteris oligophlebia (Bak.) Ching[Nephrodium oligophlebia Bak.;Thelyteris oligophlebia(Bak.)Ching];Phegopteris decursive-pinnata Fee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1.针毛蕨,多年生草本,高80-150cm。根茎短而斜上。叶近簇生;叶柄粗壮,长40-60cm,黄绿色,基部疏被鳞片;叶片长椭圆状卵形,3回羽状分裂,长50-100cm,宽30-40cm,先端长尖;羽片12-13对,披针形,长12-20cm,宽5-8(-10)cm,具短柄;小羽片狭披针形至长矩圆形,基部截形至楔形,常下延作狭翼状,无柄或有短柄,羽状深裂,裂片长4-8mm,宽1-2mm,先端圆,几全缘:草质,鲜绿色,沿叶脉多少有毛,下面脉上有极少长毛。孢子囊群圆形,每裂片上有1-2个;囊群盖圆肾形,在浅弯缺处着生,无毛。孢子期6-11月。2.延羽卵果蕨,多年生草本,高达50cm以上。根茎短,直立,密被金褐色线状披针形鳞片。叶丛生;叶柄长5-15cm,褐色,与中轴均被鳞片,鳞片直立,长2-4mm;叶片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,1回羽状分裂,羽片披针形,长4-6cm,宽7-25mm,长渐尖,中裂至深裂,裂片三角形,先端钝,全缘;下部的羽片渐短,相邻两羽片的基部有耳状的小裂片连接,使中轴呈特有的翼状;羽轴具狭披针形鳞片。孢子囊群多少为圆形,中杂以硬毛,着生于小裂片背面中肋与叶缘之间,每裂片1-6个,无囊群盖。孢子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针毛蕨生于山谷阴处或山坡潮湿的林下。2.延羽卵果蕨生于溪边阴湿的岩石旁。资源分布:1.针毛蕨分布于华东(山东除外)、中南及贵州、云南等地。2.延羽卵果蕨分布长江流域中下游,北到河南和陕西南部,南至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含麦芽醇(maltol),麦芽醇-3-O-β-D葡萄糖甙(maltol-3-O-β-D-glucoside),山柰酚(kaempferol),山柰酚-3-芸香糖甙(kaempferol3-O-β-rutinoside),芸香甙(rutin),7-羟基4-异丙基-6-甲基香豆精(7-hydroxy-4-isopropyl-6-methycoumarin),7-羟基-4-异丙基-3-甲氧基-6-甲基香豆精(7-hydroxy-4-ispropyl-3-methoxy-6-methylcomarin)。
性味
微苦;平
归经
心;膀胱经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;清热解毒;止血;杀虫。主水肿;疮疖;烫火伤;外伤出血;蛔虫症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或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金鸡尾巴草根
拼音注音
Jīn Jī Wěi Bɑ Cǎo Gēn
出处
《浙江天舢药植志》
来源
为金星蕨科植物针毛蕨或延羽卵果蕨的根茎。
原形态
①针毛蕨又名:金鸡尾巴草。
多年生草本,高80~150厘米。根茎短而斜上。叶近簇生;叶柄粗壮,长40~60厘米,黄绿色。基部疏被鳞片;叶片长椭圆状卵形,3回羽状分裂,长50~100厘米,宽30~40厘米,先端长尖;羽片12~13对,披针形,长12~20厘米,宽5~8(~10)厘米,具短柄;小羽片狭披针形至长矩圆形,基部截形至楔形,常下延作狭翼状,无柄或有短柄,羽状深裂,裂片长4~8毫米,宽1~2毫米,先端圆,几全缘;草质,鲜绿色,沿叶脉多少有毛,下面脉上有极少长毛。孢子囊群圆形,每裂片上有1~2个;囊群盖圆肾形,在浅弯缺处着生,无毛。孢子期6~11月。
生于山谷阴处或山坡潮湿的林下。分布长江中下游及福建、贵州、河南南部。
变种植物稀毛针毛蕨亦同等入药。
②延羽卵果蕨,又名:小叶金鸡尾巴草、延羽针毛蕨。
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以上。根茎短,直立,密被金褐色线状披针形鳞片。叶丛生;叶柄长5~15厘米,褐色,与中轴均被鳞片,鳞片直立,长2~4毫米;叶片披针形,先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,1回羽状分裂,羽片披针形,长4~6厘米,宽7~25毫米,长渐尖,中裂至深裂,裂片三角形,先端钝,全缘;下部的羽片渐短,相邻两羽片的基部有耳状的小裂片连接,使中轴呈特有的翼状;羽轴具狭披针形鳞片。孢子囊群多少为圆形,中杂以硬毛,着生于小裂片背面中肋与叶缘之间,每裂片1~6个,无囊群盖。孢子期5~6月。
生于溪边阴湿的岩石旁。分布长江流域中下游,北到河南和陕西南部,南至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治水湿膨胀,疖毒。
复方
①治水湿膨胀:鲜金鸡尾巴草根三两,醉鱼草、羊蹄各一两。水煎冲适量烧酒,早晚空腹服。
②治疖毒溃烂、久不收口:鲜金鸡尾巴草根加白糖捣烂敷患处。每日二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花映山红
- 鸢尾
- 瘤毛獐牙菜
- 荷梗
- 青蒿囊虫
- 牡荆子
- 竹节香附
- 女金芦
- 冬葵子
- 小黄泡
- 黄泡果
- 灯心草根
- 刮筋板
- 小叶鼠李
- 黑鸫
- 幌伞枫
- 叉分蓼
- 茄叶一枝蒿
- 黄稔根
- 乌鸡骟
- 还亮草
- 巴豆霜
- 卫矛
- 东北鼢鼠
- 百脉根
- 黄杨木
- 狗脊贯众
- 水苦荬果实
- 两广瘤足蕨
- 亮叶桦皮
- 豨莶
- 扁豆根
- 南蛇藤
- 白绒草
- 南瓜瓤
- 白螺蛳壳
- 牛喉咙
- 柠檬叶
- 布狗尾
- 南方红豆杉
- 秦岭冷杉
- 两栖蓼
- 心叶党参
- 金银花露
- 鸡公柴
- 番杏
- 黑鹅脚板
- 竹叶
- 毛黄堇
- 沙棘
- 长春七
- 娑罗子
- 刺山茶果
- 小花清风藤
- 两面刺
- 川楝子
- 素兴花
- 光明盐
- 女儿红叶
- 娘娘菜
- 大羽铁角蕨
- 柠檬桉叶
- 奶浆柴胡
- 南亚新木姜
- 南方露珠草
- 白鹤灵芝
- 牛嗓管树
- 南板蓝根
- 南粤马兜铃
- 南天竹梗
- 拟进里香
- 南方荚蒾
- 柠檬桉果
- 拟囊果芹
- 南蛇竻苗
- 南天竹叶
- 大臭黄荆
- 白花九里明
- 扭鞘香茅
- 南蛇藤根
- 南天竹子
- 南川升麻
- 南蛇藤果
- 南岭黄檀
- 宁油麻藤
- 南蛇藤叶
- 南天仙子
- 大画眉草花
- 大红袍
- 巴戟天
- 尿泡草
- 南板蓝叶
- 南山藤
- 柠檬根
- 柠条花
- 奶浆参
- 柠条根
- 牛嗓管
- 奶浆果
- 南蛇竻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