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背枇杷叶
《中华本草》:金背枇杷叶
拼音注音
Jīn Bèi Pí Pá Yè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采后刷去叶背面的绒毛,切丝生用或密炙用。
原形态
黄连花,多年生草本,株高40-80cm。具机走的根茎。茎直立,粗壮,下部无毛,上部被褐色短腺毛,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。叶对生,或3-4枚轮生;无柄或具极短的柄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,长4-12cm,宽5-40mm,先端锐尖至渐尖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900-4000m的高山阴坡混交林中,也有单独成林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。
形状
叶中含有效成分总黄酮(flavones),杜鹃花毒素(rhodotoxin),鞣质含量为8.31%-10.80%,2-5月较高;杜鹃花毒素含量为0.06%-0.1%,3-6月较高;黄酮含量为2.10%-2.64%,6-9月较高[1]。
药理作用
试管法抗菌实验表明,同属植物太白杜鹃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、变形杆菌的抗菌效价为64,对痢疾杆菌、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[1]。
性味
辛;苦;性凉;有毒
炮制
刷去叶背绒毛,切丝生用或蜜炙用。
功能主治
清肺;止咳化痰。主咳嗽气喘;痰多色黄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-6g;或代茶饮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《陕西中草药》:清肺泻火,止咳化痰。治咳嗽,痰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金背枇杷叶
拼音注音
Jīn Bèi Pí Pá Yè
别名
光背杜鹃、野枇杷(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叶。全年可采,刷去叶背绒毛,切丝生用或蜜炙用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,高达3米。幼枝黄色,无毛。叶簇生枝顶,革质,宽卵形或倒卵形,长5~10厘米,先端尖或突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上面光滑,叶脉凹入,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,以后渐落;叶柄淡黄色,无毛,长1~2厘米。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,有花10余朵;花白色至粉红色;花萼短,无毛,有半圆形齿;花冠钟形,裂片5,圆形而有缺刻;雄蕊10;子房有粉状毛。蒴果圆柱形,长约1.2厘米,具8个槽,无毛,花柱宿存。花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
多生于高山阴坡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青海等地。
性味
①《陕西中草药》:"辛苦,平。"
②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:"辛苦,平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肺泻火,止咳化痰。治咳嗽,痰喘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分;或代茶饮。
注意
《陕西中草药》:"金背枇杷叶反芋儿七,叶背绒毛有毒,内服刷去。"
复方
①治痰喘:金背枇杷叶二钱,追风七三钱,竹根七二钱,盘龙七二钱,伸筋草二钱,木通一钱。水煎服。(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)
②治老年慢性气管炎:光背杜鹃叶三钱,蒲公英、黄芪各二钱。制成100毫升水煎剂,分三次一天服完。十天为一疗程。(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梓菌
- 金背枇杷果
- 金银忍冬
- 筀笋
- 章鱼
- 狗枣子
- 狗牙贝
- 金钗股
- 棕榈根
- 狗血
- 藁本
- 中华赛爵床
- 竹凌霄
- 皱巴坚螺
- 锯齿溪蟹
- 葛菌
- 坠桃草
- 狗脚草根
- 葛藟果实
- 狗枣猕猴桃
- 金老梅枝
- 金腰燕
- 金银花露
- 金石溜
- 樟木
- 樟树皮
- 金边兔耳
- 凤仙透骨草
- 长梗千里光
- 黄荆子
- 绿花独活
- 五叶木通
- 金钱苦叶草
- 竹茹
- 金箔
- 甘蔗皮
- 金鸡脚
- 佛杜树
- 金草
- 疳积药
- 珍珠伞
- 枳壳
- 沼生水马齿
- 蛤蜊
- 金线包
- 瓜子莲
- 佛葵
- 菰根
- 番红花
- 甘青青兰
- 蛤蜊肉
- 葛花
- 锦鸡
- 槠子皮叶
- 珍珠莲根
- 竹叶椒
- 金花蚤草
- 甘蓝
- 甘蔗
- 甘青雪莲花
- 梓实
- 窄叶大戟
- 栀子根
- 竹蠹虫蛀末
- 柱果铁线莲
- 荷青花
- 猪血
- 朱砂根叶
- 祖师麻
- 金蛤蟆
- 窄叶鼠李
- 金银花子
- 疳积草
- 金老梅花
- 金钱松叶
- 竹柏
- 柱果木榄果
- 金钩如意草
- 甘菊花露
- 朱蕉花
- 狗屎花
- 甘蔗滓
- 金荞麦茎叶
- 观音莲
- 金鸡豇豆
- 竹根七
- 谷木
- 皱叶南蛇藤
- 瓜蒌子
- 金花茶叶
- 竹鼠子油
- 甘青铁线莲
- 狗蹄
- 杂蘑
- 猪胰
- 扶桑叶
- 柱果木榄叶
- 猪肤
- 枣树皮
- 韭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