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毛七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毛七
拼音注音
Jīn Máo Qī
别名
红升麻、铁杆升麻、多花落新妇、小牛胃花
英文名
Rhizome of Manyflower Astilbe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多花落新妇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tilbe rivularis Buch.-Ham.ex D.Don var.myriantha(Diels)J.T.Pan[A.myriantha Diels]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采挖根茎,去须根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花落新妇 多年生草本,高60-150cm。全株有短腺毛,老时近无毛。根茎粗壮,为不规则条形,生多数须根。茎部褐色腺状柔毛。基生叶为二至三回三出羽状复叶,具长柄;小叶卵形或宽卵形至阔椭圆形,长25-15cm,宽1.5-8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重锯齿,下面只沿脉有短毛。圆锥花序,长40-60cm,密生短柔毛和腺毛;苞片钻形,比花萼短;花两性或单性,雌雄异株;花萼白色,长1-1.8mm,5深裂,裂片狭卵形;花瓣无或有时具1(-2-5)枚退化花瓣;雄蕊7-10;心皮2,离生。蓇葖果,长约4mm。花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2500m的山坡、林下、灌丛及沟谷阴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甘肃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根茎呈不规则团块状或长圆形,长约6cm,直径1-2cm。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皱缩,有横向皱折纹,具褐色绒毛及多数须根痕或残存细根;上面茎基有多数腺状柔毛及鳞片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粉性,棕红色。气微,味辛、微涩。
化学成分
根和根茎含岩白菜素(bergenin)。
性味
味辛;微涩;性平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解表;镇痛。主伤风感冒;头痛;偏头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金毛七
拼音注音
Jīn Máo Qī
别名
红升麻、铁杆升麻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虎耳草科植物多花落新妇的根茎。春、秋采挖根茎,去须根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米余,全体有短腺毛,老时近无毛。根茎粗壮,为不规则条形,生多数须根。基生叶为2~3回3出羽状复叶,小叶卵形或宽卵形,长2.4~15厘米,宽1.5~8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重锯齿,下面只沿脉有短毛。圆锥花序长60厘米,密生短柔毛和脓毛;苞片钻形,比花萼短;花梗长1毫米;花两性或单性,雌雄异株;花萼白色,长1~1.8毫米,5深裂,裂片狭卵形;花瓣无;雄蕊7~lO;心皮2,离生。蓇葖果长约4毫米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下。分布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甘肃等地。
性味
味辛微涩,性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发表,镇痛。治伤风感冒,头痛,偏头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三股筋
- 九龙盘
- 十萼茄
- 金星草
- 九管血
- 密马
- 金牛草
- 双花堇菜
- 三消草
- 墙草
- 千只眼
- 全缘榕
- 四川苦丁茶
- 井边茜
- 七叶一把伞
- 密叶天胡荽
- 僵蚕
- 慕荷
- 七星剑
- 蕺叶秋海棠
- 金狗脊黄毛
- 十姊妹
- 金丝桃果
- 埋博树
- 九牛造茎叶
- 九龙根
- 蕨
- 丝绵木
- 金刚口摆
- 三叶铜钱草
- 山乌珠
- 使君子根
- 四照花果
- 少花柏拉木
- 决明子
- 山乌桕根
- 九翅豆蔻
- 四方蒿
- 金狮藤
- 角翅卫矛果
- 金刚刺
- 密叶绢藓
- 假鹊肾树
- 散血莲
- 酒瓶花
- 三叶委陵菜根
- 使君子叶
- 剑叶紫金牛
- 卷柏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上天梯
- 丝瓜络
- 三角叶冷水花
- 豇豆叶
- 实葫芦根
- 墙草根
- 金槐
- 金匙叶草
- 角花翠雀
- 丝瓜子
- 密花角蒿
- 三尖杉根
- 三棱马尾
- 金不换
- 三棱草
- 三爪龙
- 曼陀罗根
- 全蝎
- 乔木刺桐
- 三楞草
- 九龙吐珠
- 井底泥
- 金甲豆
- 酱头
- 倒罐子根
- 三枝标
- 角翅卫矛
- 上山虎
- 密花美登木
- 伞杨
- 九龙藤叶
- 奇林翠雀
- 假蒟叶
- 买麻藤
-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
- 假酸浆花
- 角果木叶
- 假蒟根
- 九牛力
- 刷把草
- 金珠柳
- 九香虫
- 假芫茜
- 十两叶
- 双肾参
- 四叶细辛
- 乔木紫珠
- 钻石风
- 山刺柏
- 千屈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