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蕨鸡
《中华本草》:干蕨鸡
拼音注音
Gān Jué Jī
别名
金鸡尾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卷柏科植物旱生卷柏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Spring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主茎长而匍匐,密被灰棕色至棕色鳞片状叶,向下生有灰白色根托,向上疏分枝;下部长柄状,不分枝;上部三至四回分枝,分枝直立或斜升,高5-28cm。主茎及老枝基部的叶广卵形,边缘灰白色,膜质,具不规则细锯齿;叶背上部呈隆脊状,螺旋状互生;小枝上的营养叶二型;侧叶斜卵形,长1-1.3mm,宽0.7-0.9mm,先端具刺尖,基部楔形,外缘厚,全缘,内缘薄,有微细锯齿;中叶长卵形,长1.5-2.5mm,宽约0.6mm,先端渐尖,全缘。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,四棱柱状,长5-15mm,宽1-1.5mm;孢子叶4行,密覆瓦状排列成孢子囊穗,孢子叶三角状卵形至广卵形,长约2mm,宽约1.3mm,背面中部隆起,先端刺尖,宽膜质缘,具不整齐小锯齿。大、小孢子囊各2排纵行排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干旱山坡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辛;涩;凉
功能主治
散瘀止痛;凉血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瘀血疼痛;便血;尿血;子宫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木姜子根
- 省沽油
- 西藏花椒
- 大蕉皮
- 信石
- 大花糙苏
- 多蒴曲尾藓
- 大乌爪金龙
- 大叶云实
- 山麻
- 多花野牡丹
- 对虾
- 大花美人蕉
- 大画眉草花
- 小白蜡条
- 三钻风
- 海浮石
- 山土瓜
- 老虎耳根
- 菟葵
- 抓地龙
- 大画眉草
- 芦莉草叶
- 红轮千里光
- 芍药花
- 肉豆蔻衣
- 大荨麻
- 小白绵参
- 大人血七
- 杜仲
- 卜芥
- 多花胡枝子
- 多足蕨
- 大管
- 大团囊虫草
- 小画眉草
- 石蚕
- 狭萼半边莲
- 广石豆兰
- 大靛根
- 杉皮
- 大狼把草
- 桂花枝
- 大枣
- 大九股牛
- 大肺筋草
- 大接骨丹
- 大麦苗
- 大叶子
- 三爪龙
- 大驳骨丹
- 管仲
- 大叶排草
- 防风叶
- 三角草
- 大飞扬
- 大刺儿菜
- 大叶樱叶
- 大苞叶千斤拔
- 蜀葵根
- 风气草
- 多齿蹄盖蕨
- 杠香藤
- 苍条鱼鳖
- 脱力草
- 山羊肝
- 南酸枣
- 上树咳
- 野猪脂
- 九仙草
- 大三叶升麻
- 石参
- 牛奶菜
- 大四块瓦
- 红葱
- 鸡头
- 乳白香青
- 风花菜
- 大夜关门根
- 大叶贯众
- 大白药
- 千金花
- 断血流
- 大砂仁
- 大乌泡根
- 枸骨子
- 单根木叶
- 草灵仙
- 大叶鸡菊花
- 车桑仔叶
- 大叶金花草
- 大叶仙茅
- 大叶狼豆柴
- 大透骨消
- 胡麻花
- 大田基黄
- 大叶钩藤根
- 东方狗脊
- 倒罐子根
- 粟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