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蕨鸡
《中华本草》:干蕨鸡
拼音注音
Gān Jué Jī
别名
金鸡尾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卷柏科植物旱生卷柏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Spring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主茎长而匍匐,密被灰棕色至棕色鳞片状叶,向下生有灰白色根托,向上疏分枝;下部长柄状,不分枝;上部三至四回分枝,分枝直立或斜升,高5-28cm。主茎及老枝基部的叶广卵形,边缘灰白色,膜质,具不规则细锯齿;叶背上部呈隆脊状,螺旋状互生;小枝上的营养叶二型;侧叶斜卵形,长1-1.3mm,宽0.7-0.9mm,先端具刺尖,基部楔形,外缘厚,全缘,内缘薄,有微细锯齿;中叶长卵形,长1.5-2.5mm,宽约0.6mm,先端渐尖,全缘。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,四棱柱状,长5-15mm,宽1-1.5mm;孢子叶4行,密覆瓦状排列成孢子囊穗,孢子叶三角状卵形至广卵形,长约2mm,宽约1.3mm,背面中部隆起,先端刺尖,宽膜质缘,具不整齐小锯齿。大、小孢子囊各2排纵行排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干旱山坡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辛;涩;凉
功能主治
散瘀止痛;凉血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瘀血疼痛;便血;尿血;子宫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荆桠
- 广西狗牙花
- 广香藤
- 朴树根皮
- 荚蒾
- 锡矿
- 空心木
- 马皮
- 石腊红
- 苦楝子
- 乌榄核
- 芭蕉叶
- 南方六道木
- 香榧草
- 猴骨
- 苦檀子
- 金雀花
- 爬藤榕
- 红娘子
- 鸡子
- 土半夏
- 紫丁香
- 常春藤
- 赤胫散
- 回心草
- 小红藤
- 刮筋板
- 麻柳树根
- 冰球子
- 麻黄
- 酸水草
- 鸡眼草
- 岩檀香
- 钓鱼秆
- 甘青铁线莲
- 苍蝇草
- 百足藤
- 黑脂麻
- 九节菖蒲
- 地朝阳
- 锥螺壳
- 梓实
- 虎肚
- 海风藤
- 三叉虎根
- 耳叶排草
- 苦石莲
- 鹅肉
- 变叶美登木
- 二仙桃
- 马绊草
- 麻鱼胆
- 姜味草
- 柠条籽
- 猪脑
- 绣球防风果
- 鸡蛋壳
- 定心散
- 杯苋根
- 元元草
- 山苏木
- 矮杨梅果
- 棉籽
- 鹅腿骨
- 辣薄荷
- 大叶樟
- 漏斗苣苔
- 梓木
- 白对节子叶
- 天麻
- 野棕
- 龙眼核
- 女金芦
- 台蘑
- 山茶叶
- 莲花
- 狗蚁草
- 春花木
- 鼠李根
- 蜥蜴
- 假茶辣
- 贵州獐牙菜
- 慈竹箨
- 白独活
- 大花柳叶菜
- 西藏鸡爪草
- 舒戛千里光
- 西藏野樱桃
- 糖茶藨
- 白药子
- 四季素馨花
- 绣线菊
- 小红蒜根
- 野把子
- 大膜盖蕨
- 云南红豆蔻果
- 红母鸡草
- 白八角莲
- 梅花冰片
- 变叶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