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兰
《中华本草》:蝶兰
拼音注音
Dié Lán
别名
小接筋藤、金环草、缩筋草、分筋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蝶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alaenopsis wilsonii Rolfe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蝶兰,多年生草本,植株簇生多数气生根;气根扁平如带,表面有多数疣状突起。茎短,长1-1.5cm。叶丛生;叶片长圆形,长约4cm,宽约2cm,基部具短鞘,关节明显;叶在花期脱落,仅存1-2枚。总状花序有时分枝,长2-20cm,具疏花;小苞片卵形,短小;花梗连子房长而扁平。花粉红色或淡紫色;萼片椭圆形,长1-2cm;花瓣倒卵状楔形,与萼片近等长;唇瓣紫色,3深裂,近十字形,侧裂片长圆形,中裂片近倒卵形,中央具褶片,基部各具1个2叉状的胼胝体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300-1800m的林中树上和岩壁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微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疏风解表;舒筋活络;接骨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头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兰石草
- 蛮刀背
- 中华石楠
- 羚羊角
- 腐婢根
- 广豆根
- 杂蘑
- 石莲
- 野把子
- 水榕木根
- 蓝花茶
- 汉中防己
- 独行千里
- 金丝桃果
- 狗牙根
- 青兔耳风
- 马齿苋
- 斜叶榕叶
- 密陀僧
- 过坛龙
- 楹树
- 蒲州豉
- 白毛藤根
- 榆树
- 凌霄
- 铁苋
- 水马齿苋
- 花荵
- 水玉簪
- 不灰木
- 红帽顶
- 杜根藤
- 星毛蕨
- 紫茉莉子
- 鸡掌七
- 头花杜鹃
- 棕榈皮
- 水桐木
- 鼻烟
- 心叶风毛菊
- 鸡公柴
- 厚叶牛耳草
- 岩指甲花
- 金花菜
- 蚌花
- 野兔毛
- 龙牙楤木果
- 接骨木花
- 毛脉柳叶菜
- 豨莶草
- 花椒簕
- 青蒿囊虫
- 薜瓣
- 野京豆
- 红轮千里光
- 小野鸡尾
- 苋菜
- (鱼彭)鱼鳃
- 驴蹄草
- 杏仁防风
- 金纳香
- 红三七
- 狼紫草
- 灯油藤子
- 豺皮樟根
- 倒生根
- 风毛菊
- 臭梧桐子
- 冰糖草
- 冰糖
- 草本威灵仙
- 悬钩茎
- 柳叶菜花
- 金爪儿
- 旋蒴苣苔
- 豆腐
- 苦壶卢蔓
- 鱼肝油
- 大荨麻
- 小豆柴
- 糖橘红
- 鸭胆子
- 树头菜根
- 兔肉
- 红土子皮
- 蜘蛛网
- 露水草
- 小飞扬草
- 鳖甲
- 云南山梅花
- 建神曲
- 小叶鹅掌柴
- 醋栗
- 莱菔子
- 枫香树根
- 扇子七
- 阴阳枫
- 红毛叶马蹄香
- 狭叶垂头菊
- 黑风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