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兰
《中华本草》:蝶兰
拼音注音
Dié Lán
别名
小接筋藤、金环草、缩筋草、分筋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蝶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alaenopsis wilsonii Rolfe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蝶兰,多年生草本,植株簇生多数气生根;气根扁平如带,表面有多数疣状突起。茎短,长1-1.5cm。叶丛生;叶片长圆形,长约4cm,宽约2cm,基部具短鞘,关节明显;叶在花期脱落,仅存1-2枚。总状花序有时分枝,长2-20cm,具疏花;小苞片卵形,短小;花梗连子房长而扁平。花粉红色或淡紫色;萼片椭圆形,长1-2cm;花瓣倒卵状楔形,与萼片近等长;唇瓣紫色,3深裂,近十字形,侧裂片长圆形,中裂片近倒卵形,中央具褶片,基部各具1个2叉状的胼胝体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300-1800m的林中树上和岩壁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微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疏风解表;舒筋活络;接骨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头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咸酸蔃
- 肿节风
- 降龙草
- 云南丹参
- 黑果小檗
- 鲜地黄
- 黑虎耳草
- 香胶木根皮
- 谷蓼
- 钩栲
- 乌脚枪
- 太阳海星
- 鹿蹄根
- 牛耳大黄
- 隔山消
- 香蕈
- 水芙蓉
- 长白楤木
- 水杨梅
- 香构
- 钭叶榕
- 香附
- 香芋
- 猫头鹰
- 金槐
- 香皮树
- 香唐松草
- 钩藤
- 黄颡鱼
- 抓地虎
- 石笔海胆
- 芦山藤
- 腐婢根
- 麦麸草根
- 大粘药
- 鸡肠狼毒
- 望月砂
- 藏羚角
- 短叶蹄盖蕨
- 田唇乌蝇翼
- 钟萼木
- 长刺卫矛
- 鲫鱼胆
- 香石藤
- 毛叶巴豆树
- 高粱泡叶
- 樟木子
- 龟胆汁
- 鸡冠草
- 尖顶羊肚菜
- 红牛皮菜
- 南天仙子
- 硼砂
- 隔山香
- 黑参
- 自然铜
- 雄黄兰
- 鸡肚肠草
- 萱草根
- 桃根
- 鲫鱼胆草
- 鸡子
- 高良姜
- 雉尾
- 土人参
- 蒸饼
- 石龙子
- 大叶刺篱木叶
- 鸡脚参
- 海螺厣
- 大马蹄蕨
- 黄桷叶
- 过塘蛇
- 鸡骨草
- 公母草
- 鸡毛菜
- 斩龙草
- 雪山林
- 蘽根
- 水芹
- 宽卵叶山蚂蝗
- 鹅肠草
- 杠香藤
- 海蕴
- 圆叶乌头
- 雪猪油
- 貂尾
- 蓝实
- 止咳菊
- 扇叶阴地蕨
- 溪荪
- 雪见草根
- 鸡挂骨草
- 革耳
- 蛋不老
- 短柄五加
- 鸡冠参
- 杜松实
- 雪人参
- 豆瓣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