豇豆壳
《中华本草》:豇豆壳
拼音注音
Jiānɡ Dòu Ké
英文名
Cowpea pod
出处
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豇豆Vigna unguiculata (L.)Walp.的荚壳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gna unguiculata (L.)Walp.[Dolichos unguiculata L.;Vigna sinensis (L.)Savi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果实,除去种子,晒干。
原形态
豇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。茎无毛或近无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;顶生小叶片菱状卵形,长5-13cm,宽4-7cm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两面无毛,侧生小叶稍小,斜卵形;托叶菱形,长约1cm,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序较叶短,着生2-3朵花;小苞片匙形,早落;萼钟状,萼齿5,三角状卵形,无毛;花冠蝶形,淡紫色或带黄白色,旗瓣、翼瓣有耳,龙骨瓣无耳;雄蕊10,二体,(9)+ l;子房无柄,被短柔毛,花柱顶部里侧有淡黄色髯毛。荚果条形,下垂,长20-30cm,宽在1cm以内,稍肉质而柔软。种子多颗,肾形或球形,褐色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胃经
功能主治
补肾健脾;利水消肿;镇痛;解毒。主腰痛;肾炎;胆囊炎;带状疱疹;乳痈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,鲜者90-150g。外用:适量,烧灰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豇豆壳
拼音注音
Jiānɡ Dòu Ké
出处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豇豆的荚壳。
功能主治
镇痛,消肿。治腰痛,乳痈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用3~5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虾
- 吐烟花
- 荭草
- 石瓜子莲
- 薅田藨根
- 新木橿子
- 椿皮
- 柿饼
- 兔耳子草
- 奶浆参
- 绿玉树
- 蔷薇花
- 小构树汁
- 草柏枝
- 鸮
- 地蔷薇
- 木姜花
- 草玉梅
- 小獐毛
- 大尾摇
- 木奶果
- 野灯草
- 豪猪肉
- 松鼠
- 虾蟆肝
- 丁香蓼根
- 大发汗
- 菥蓂
- 信石
- 山矾花
- 白带草
- 蝉花
- 斑鸠
- 斑鸠占叶
- 白仙茅
- 白乳菇
- 斑竹根
- 波斯菊
- 波罗蜜树液
- 暴马子
- 白杜鹃花
- 黄花铁线莲
- 山海螺
- 马蹄甲
- 李根皮
- 小苏苏棵花
- 南岭黄檀
- 大山黧豆
- 叶上果根
- 金钗凤尾蕨
- 旋花苗
- 丽子藤
- 花苜蓿
- 南天竹叶
- 淡秋石
- 刺楸茎
- 虎肉
- 大青木
- 新疆卫矛
- 孔雀草
- 山蚂蝗
- 雉脑
- 合树菌
- 野西瓜苗子
- 毛菊苣
- 木达地黄
- 蘘草
- 旋复花
- 鮠鱼
- 鸢油
- 断肠草
- 小箭草
- 米仔兰
- 九倒生
- 大风药
- 矮脚枫叶
- 小接骨丹
- 眼子菜根
- 棕榈子
- 金花树
- 慈竹
- 大叶骨牌草
- 榔榆皮
- 鸭舌鱼鳖
- 光叶石楠
- 沙旋复花
- 深山黄堇
- 鸡嗉子叶
- 多头风轮菜
- 老头草
- 木莲
- 毛五加皮
- 瞿麦
- 米饭花果
- 七角枫
- 木通七叶莲
- 土蜂
- 买麻藤
- 茅香
- 毛木耳